临汾社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杨景明向记者介绍,去年以来,他们主动对接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探索建立了“临汾社区区域化党建中心”,打造一个整合区域党建、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等资源的实体化平台,包括民情工作室、党群联动工作室、自治服务工作室,依托智慧社区建设,形成对居民诉求信息化快速反应机制,从不同层面提供服务。
今年1月,“12345”市民热线收到居民来电反映,居民楼旁的学校内有一棵大树,高度超过了居民楼六楼,不仅遮挡了阳光,还带来了安全隐患。民情工作室接到电子需求单后,督促居委会协调学校、物业公司等方面,一同协商解决此事。各方经过积极协商,就在2月份,由学校出资将大树修剪,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心病,附近居民拍手称好。之前故意拖欠物业费的居民也主动前往缴费。“居民满意了、物业受益了、校方放心了、居民区更加团结了……”760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章旨钦告诉记者,“扰民树”问题能圆满解决,民情工作室功不可没。
记者昨天在“临汾社区区域化党建中心”的民情工作室看到,一面硕大的电子屏上,居民通过各种途径反映上来的诉求,都能一目了然地展示出来,有没有解决?何时解决?解决的结果等,也都可以查到。工作人员说,通过居民区网络终端的建立,将居民的诉求延伸至基层,基层能够解决的马上解决,居民区无法解决的,则经网络终端实时上传,街道再利用联动资源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