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刚满一岁半,却已有不少飞行的经验。对一般成年人来说,乘机前接受安全检查只是麻烦一点的事,在婴儿面前却永远会发生五花八门的事。
过安检最怕的是金属探测门对人体的辐射危害。尤其,不知道是大陆机场的安检级别高还是机器灵敏度高,穿着的衣服鞋子只要有一丁点金属,安检门就会叫,而穿同样的衣服走维也纳机场的安检门却没反应。叫声总让人变得紧张,怀孕时在沪港两地乘火车一直被允许不过安检门。做了母亲后继续“神经兮兮”,总和机场安检人员商量,能否免去小孩过安检门。在上海机场,女儿顺利地“免检”,只被象征性地摸了摸就通过了。在维也纳机场,安检人员却坚持让我抱着女儿过安检门,并且安慰说,我也是父亲,我的小孩也通过同样的安检门,我向你保证,这个门对人体没有伤害,对婴儿也是安全的。因为机器一贯地没有叫,让人觉得磁场不强,假如有辐射也应该很小很小。过后,那位给我们安检的父亲说,你要相信我们的机器,这样我们就不需要用手来接触你的小宝贝了,这对她更安全。
安检门更安全吗?我还来不及细想,紧接着发生了一件事。在北京机场转机时,发现这里的安检要求很高,每位乘客不仅要过安检门——安检门一如既往地报警,还要再接受一次全身触查。女儿当时脸上的湿疹出水了,医生叮嘱严防感染。安检人员虽然允许她不过安检门,也保证不碰她的脸,但仍然很敬业地仔仔细细在她的衣服上摸了一遍。后来刚抵达香港,才四个月大的她第一次发烧了。全母乳的宝宝在医生眼里是不应该在半岁内发烧的,于是医生们都大为紧张,儿科医生让我们直接去医院挂急症,急症直接安排入院住隔离病房做检查,经过一夜终于查明是细菌感染。事后总结经验教训,百般小心注意卫生的我们虽然不可以说一定是北京安检导致的发烧,但安检人员的手每天接触那么多乘客,对自己和特殊乘客的健康来说肯定是不利的。
配合安检是每个乘客应尽的义务,保护自己也是应有的安全意识,这种意识不仅乘客要有,安检人员也要有。在这方面,香港机场人员的做法让我印象很深,他们通常都戴着手套工作。当安检员向我表明要对女儿做身体触查时,吸取经验的我要求她脱去手套,手消毒以后再检查。那位女职员听后二话不说,一边脱手套,一边小跑地去工作台按消毒液,再一路搓着手小跑回来,还不忘把手伸到我面前让我闻,以示她真的消毒了。这样专业的服务素质不得不让人竖起大拇指。同样的在国内一些机场,安检人员也不会拒绝我们要求她们先消毒的要求,但往往她们会自动地摊开手接受我准备的消毒液。我不知道她们不远处的工作台上有没有消毒液,但她们对乘客的这份过于信任却让我反过来替她们担心。万一我是恐怖分子,瓶子里装的是硫酸呢?安检毕竟也算是高危职业啊。
女儿到过的国内外机场远没有我多,发生的故事却已很多。当你换一个角度来看自以为熟悉的机场,你才真正体会到每个机场的细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