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杰出贡献奖
于本正:回眸往事泪花闪
俞亮鑫
■ 于本正近影
  成就简介

  于本正生于1941年8月,1963年毕业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导演系。1964年参加天马电影制片厂《年轻的一代》拍摄当场记,之后进入上影。1975年起任导演,1976年与汤晓丹合拍《难忘的战斗》,1979年和汤化达合导《等到满山红叶时》。1985年拍摄根据曹禺名剧改编的电影《日出》获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1987年拍摄电影《紫红色的皇冠》获儿童少年电影童牛奖。1987年、1989年他先后任上影厂副厂长、厂长。1992年执导《走出地平线》获“五个一工程”奖。1995年执导《信访办主任》获电影华表奖。2000年执导《生死抉择》获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曾执导了《日出》《走出地平线》《生死抉择》等力作的电影导演于本正,虽是白发苍苍,久经风雨,但当他听到自己荣获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时,依然激动万分,泪花闪烁。他对本报记者说:“我听到获奖消息,非常激动,历历往事像电影一般浮现出来,我想起了很多事情很多人物……”

  饱含热泪谢师恩

  回首往事,这位73岁的老导演首先讲述了自己的感恩经历。他说,他在上海行知中学就读时就爱看小说,喜欢电影。1960年上海电影专科学校首次设立导演系对外招生,他就幸运地考上了。然而,由于父亲过早去世,家境十分贫寒,他在学校是靠每月10元钱的“奖学金”生活的。每逢寒暑假,他这10元生活费就没有着落了,连吃口饭都有困难。这时,电影学校里有个生活老师颜碧丽,她在上海电影界业务很出色,有些名导演都喜欢找她合作,有“第一副导演”之称。颜老师悄悄把他叫到办公室,拉开抽屉,里面总是放着10元钱,对他说:“你过寒暑假了,拿去!”说到这里,于导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他说:“老师对我默默帮助,不求任何回报。我只有好好学,才能报答老师培养。”

  于导说,在他从艺路上,最难忘的是赵明、汤晓丹、汤化达等老导演对自己的一路扶植,悉心培养。1963年,他毕业后分配在海燕电影制片厂,就被担任导演系主任的赵明导演借去任《年轻的一代》场记,边记边学。他当时的人生目标是:“10年场记,5年助导,5年副导,20年后争取当导演。”

  “文革”爆发虽有些耽误,但1974年重拍《渡江侦察记》时,于本正有幸跟随汤晓丹导演拍戏。汤导对他很放手,使他既当场记又当现场执行导演。汤导话语不多,他要么点头说“可以”,要么摇头说“不可以”。艺术感觉极准,使他悟出不少道理,受益匪浅。汤导见他前后奔跑,满头是汗,甚至主动提出要代他当场记。在拍摄《难忘的战斗》时,他和汤导吃住在一个房间。有一次,他修改剧本直至深夜,蚊帐里突然伸进一只手来,说:“小于,我有包牛肉干你垫垫饥。”这么一个导演过《南征北战》《红日》《渡江侦察记》等片的大导演,如此呵护提携新人,使他深为感动。

  于本正说,“老八路”出身的汤化达则是另外一种风格。他在与于本正联合执导《等到满山红叶时》,同住在一个船舱房,每天总要在拍戏前夜找他深谈,话儿滔滔不绝,直至你完全理解他的导演意图。次日在拍摄现场,汤导则把现场“指挥权”完全交给了他,对他既信任又放心。

  正是老导演们对他的悉心培养,使他从场记开始起步,逐步走向导演岗位,从1982年起,他开始独立执导影片《魂系蓝天》《飘泊奇遇》等,渐渐挑起了大梁。

  尊重规律赞名家

  于本正说,在他的导演生涯中,有两部影片是他与两位名家大师合作的,一部是根据著名作家艾芜的名著《南行记》改编拍摄的电影《飘泊奇遇》,另一部是根据戏剧大师曹禺的同名话剧改编拍摄的《日出》,与这两位名家大师交往,使他真正感受到什么是大家风范。

  当导演后,于本正一直有个心愿,想把《南行记》搬上银幕,因此,他一直把《南行记》这本书带在身边随时翻阅。幸运的是,1983年的一天,时任上影厂厂长的徐桑楚把他叫去了,交给他的任务竟真是让他导演《南行记》,而且任务是拍摄一部宽银幕的重点彩色故事片,这让他既感到有一种意外的惊喜,又深感肩上压力之沉重,为此他忐忑不安,唯恐自己把大作家的这部名著给拍砸了。 

  由此,于本正从上海来到成都,上门拜访了艾芜。令他惊讶的是,这位大作家生活十分简朴,连给他泡茶的搪瓷杯子都是破损的。年近八旬的艾芜很热情,听完来意,他爽朗地说:“你们大胆去拍。《南行记》是小说,你们要根据电影的艺术规律去拍!”当时,他就感受到这位老人身上的大家风范,这番话,让他顿时对所有的担心都释怀了。于是,他和编剧一起,沿着艾芜当年的艰难足迹,在云南和滇缅边境竟走了整整一个月,渐渐地豁然开朗,终于找到了艾芜笔下漂泊者、盗马贼等底层生活的感觉。

  与曹禺大师合作也是巧合。当时,于本正正在剪辑《飘泊奇遇》,而孙道临正好在剪辑根据曹禺名作拍摄的《雷雨》。他对孙道临说:“你为何不拍《日出》?”孙道临答:“可以考虑啊。”

  但没想到的是,不久,上影厂真把拍摄宽银幕彩色片《日出》的重任交给了自己。在他看来,当时能给拍摄这类名著大片的应该非谢晋、白沉、黄祖模等名导演莫属。

  于本正说:“是曹禺当时希望能找一个青年导演来拍摄,这给了我一个机会,有幸与另一位大师合作。曹禺与艾芜的超脱不同的是,他老人家对剧组的关心真可谓无微不至,选演员、定服饰等他都很关心。但他对如何拍戏从不干预,只有赞美,并通过赞美你来增强你的信心。《日出》最大胆的改编是取消了幕后传来工人们所唱的打夯歌,当时有人评论说,这打夯歌象征着工人阶级,代表着进步力量,但我觉得这歌声有些硬加,与整个剧作的风格不统一。于是,我鼓足勇气把它删除了。结果,没想到曹禺本人同意了,否则,若是他本人反对的话,凭他的名望,一定会掀起一场巨大风波。但曹禺大师尊重的就是艺术规律,他和艾芜一样,对年轻导演的宽容、爱护令人感动,当时,我只有40多岁。”

  关注现实重责任

  在于本正执导的电影中,《走出地平线》和《生死抉择》无疑都是颇有份量的现实主义的力作。

  对此,于本正说,当时他已出任上影厂的厂长,沉重繁忙的行政工作使他决心从此不再拍戏。但1991年,他偶然间看到了当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在生死状上按下的18个红手印,这一幕深深震撼了他。18位农民以“托孤”方式,不怕坐牢,冒着危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红手印,这些农民是在以生命来换得自己的生存权利,由此也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他急切地找到对安徽农村生活熟悉的编剧陆天明,请他写剧本。陆天明问:“你大胆,你有背景吗?”于本正摇摇头:“没有。”当时,他就感到自己有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一定要把这18位勇敢悲壮的中国农民形象搬上银幕。他的强烈冲动感动了陆天明,两位艺术家一拍即合,一部力作《走出地平线》由此诞生。

  于本正说,强烈的社会责任使他的关注视野和艺术风格为之大变。他关注现实生活尤其是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偶然间,他读到了张平的长篇小说《抉择》,心潮澎湃,难以平静。腐败问题,这是老百姓深恶痛绝的,直至今天仍然是一个社会热点。他下了决心,如拍电影,虽然可以追求艺术性、可看性,但剧本的思想深刻性决不能削弱。可以说,影片《生死抉择》拍成后,其触及时弊的尖锐性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突破,也融入了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巨大的勇气,由于题材太尖锐不敢拍板,这部戏的诞生经历了漫长的等待。

  所幸,反腐倡廉是党心民心所向,在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和中纪委的关心下,《生死抉择》终于通过了审片,影片公映后产生了轰动效应,一些精彩台词甚至让影院爆发出热烈掌声。

  作为电影前辈,于本正最后感慨道:“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有优势有传统,在中国电影出现爆发式增长的当下,我们应该多拍一些老百姓期待的电影,无愧于伟大时代,无愧于这座城市。”

  本报记者 俞亮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安居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生态上海·冬之恋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新民教育
   第A34版:每周聚焦/新民教育
   第A35版:每周聚焦/新民教育
   第A3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A3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A38版:专版
   第A39版:新民俱乐部
   第A40版:演出
   第A41版:新民健康
   第A42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4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4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03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04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05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06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07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08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09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0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1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2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3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4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5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6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7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8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19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20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21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22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23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24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25版: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
   第B26版:广告
   第B27版:汽车周刊
   第B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2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3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31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32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于本正:回眸往事泪花闪
新民晚报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刊B14于本正:回眸往事泪花闪 2014-12-17 2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