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前玉文化遗址星罗棋布、绵延五千年之久,有学者梳理归纳后提出玉文化板块论,认为可分成前期的东夷、淮夷、东越三大板块和后期的鬼玉、夷玉、华夏、荆蛮、羌玉五个亚板块。
东夷玉文化板块的地区包括今山东、内蒙古和东北三省。其年代在距今8000至5000年间,属于以狩猎为主兼种植的经济。此板块以红山文化玉器为代表。在辽宁岫岩县偏岭山上、细玉沟坡地和溪流中出产的岫岩玉古称“殉玗琪”或“夷玉”,被誉为“东方之美者”,是此板块的主要玉源。岫岩玉是中国最古老的玉材,有观点认为其开启史甚至可追溯到12000年前辽宁海城仙人洞旧石器遗址中出土的三件用绿色岫岩玉打制的砍斫器。
东越玉文化板块的地区包括今江苏、浙江以及山东、安徽、广东的部分地区。距今5300至4300年间,属于以农耕种植为主的经济。距今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的玉器是我国南方历史最早和最悠久的玉器。在江苏溧阳小梅岭和句容茅山出产的美玉古称“瑶琨”,被称为“玉之美者”和“石之美者”。明代《格古要论》有记:“句容茆山石,白而有光,有水石。或有水路,或有饭糁,色好者与真玉相似”,以至在明末清初时有奸商用茅山玉冒充和田玉在浙江杭州等地流通。清中叶后茅山玉采量骤减,逐渐湮灭,无人再提及。过去多以为此板块的玉料来自小梅岭,现经考证小梅岭玉并非是唯一的玉源。如河姆渡文化玉器大多是氟石,有说其出于浙江天目山区。良渚文化玉器的玉材比较复杂,有不少是其他地方玉种,尚不知玉源。
淮夷玉文化板块的地区包括今长江中下游、安徽和江苏南部。属于农耕兼狩猎的经济。在此地区的玉文化以安徽凌家滩遗址玉器为代表,距今5300年左右。凌家滩玉器多透闪石,玉质极精美,有的出土玉器似新的一般,也有些水晶和玛瑙的。然而这支重要玉文化板块的玉源却至今仍未找到,有猜在其北面肥东的大山里。
五个玉文化亚板块距今约在3800至4500年间,都是农耕经济。鬼玉文化亚板块地区主要包括今陕西、山西的北部和内蒙古中部,以陕西石峁遗址为代表。夷玉文化亚板块地区主要在今山东,以海岱龙山文化为代表。华夏玉文化亚板块地区主要在今山西的南部,以陶寺文化为代表。荆蛮玉文化亚板块地区主要包括今湖北和湖南两省的结合部,以石家河文化为代表。羌玉文化亚板块地区主要包括今甘肃、青海和宁夏,以齐家文化为代表。
据称夷玉文化亚板块有来自山东泰岱地区的“怪石”。在泰山脚下的玉石市场里,那些有精美天然纹饰的绿色玉石,也属“怪石”的一种。当地人冠以“泰山石敢当”的美称,作为镇宅石很是好卖 。羌玉文化亚板块玉材丰富,古称“球琳”,就近有甘肃榆中、青海格尔木玉矿,再远有昆仑山的玉矿,新疆和田玉最早开发利用见于齐家文化玉器。
上述八个玉文化板块,竟有半数玉源不清,推测或是取于数千里之外,或是通过部落间的交流和战争获得。笔者不以为然:玉石资源是造就玉文化板块之物质基础,以上玉源只是尚未发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