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到处十枝五枝花
赵荣发
  赵荣发

  先是“窗外雨潇潇,案头菖蒲草”;不几天,是另一幅诗配画:“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白色的窗帘旁,是一架白色木框的书橱,茶几上放着一盆盛开的三角梅,整个画面清秀脱俗,异常雅致。

  这是文友发在朋友圈内的微信,意在让大家共享愉悦。

  三角梅别名九重葛、三叶梅、南美紫茉莉等,为常绿攀援状灌木,茎粗壮,枝下垂,花苞繁多,花朵为紫色或洋红色,盛花时原本就喜气盎然,而文友又恰到好处地配上了唐代诗人李山甫《寒食二首》中的这两句诗文,端的是平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 

  古诗词中,数字和量词的出现比比皆是,它们无不匠心独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林桥边,路转溪桥忽见。”作者在这里,用鲜活的笔法,描写了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数字的运用,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当时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对农村生活的爱好。

  岳飞的《满江红·写怀》则显得气壮山河:“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英雄气概,何等激励人心,堪可与曹孟德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相媲美!

  豪放派诗人如是,婉约派诗人别样矣——后者似乎习惯沉浸于风花雪月、儿女情长之中,数字的借用,更为他们的吟唱,增添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惆怅和凄凉。

  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颇具代表性:“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作者在这里刻划出的一种相思之苦令人心酸,而其文字手法的运用,更是影响到后人。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的尾部,据说,就是从这首《玉炉香》中化出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靖康之变后,李清照遭遇国破、家亡、夫死之变,她的作品,也从之前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渐渐转为沉郁凄婉、伤心欲绝。她不时抒写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那个黄昏中的她,愁肠百结半依窗,那样的“点点滴滴”,不仅滴在耳边,更是滴在心头!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则更是扼腕长叹。这位后唐主失去的不只是佳人,还有皇位啊!词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显然并非实指时间,而是感慨“往事知多少”。在见花望月的那一刻,不由得想起往昔风花雪月的生活,而如今物是人非,一腔愁思再也无法控制,乃至发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令这位庸驽无能的皇帝意想不到的是,这番“一江之愁”,竟然让后人记住了他!

  不过,儿女情长、郁郁寡欢,固然是人之常情,但心胸豁达、积极进取,到底是更值得追求的生活态度。如果没有本领吟诗作词,如我这般,那么,不妨将数字归诸一个个号码。门牌、电话、各类证件……人生道路上,谁没有号码相伴?苦涩甜蜜兼有,悒郁灿烂掺杂,过后最宜的选择,不如抛却痛苦,留下美好,随后,从容地朝着生命深处的密林走去,一路上,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岂不写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9
   第A05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9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人物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教育风采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陆康的魅力
华亭,上海之“根”
嘉气始降 日日知非
到处十枝五枝花
书法
毛巾也“下放”
“功夫熊猫”赵佳元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3到处十枝五枝花 2015-12-20 2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