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菜馆是徽式门头,玄关挡住了大堂,玄关前是垂耳敞怀、笑容可掬的大肚弥勒佛镀金塑像。一手抚左膝,一手把衣袂的笑弥陀处于被尊奉的主位。与供桌、香炉对应的是比家常自来水水斗大一倍的凿石鱼池,池中清水直逼尺许的水底。引起阿弟兴趣的是不多不少七条红彤彤的小金鱼。
笑弥陀背衬的一轮金圆借着电灯的黄光把闪亮的金色投进石池,小鱼愈加透亮,也愈加见红。细而又小的红金鱼你照我应似地都以几乎微小到看不见的幅度起鳍摆尾,慢慢悠悠地游在水中。
开始时阿弟觉得这样子很有情趣,等于把徽州大户人家的鱼缸搬到了前厅。待进了雕梁画栋、青瓦回栏、砖雕格窗的大厅,落座在本色的木桌前木凳上,品尝了阿弟爸爸点的腌鲜鳜鱼、虎皮毛豆腐、茶笋炖排骨这几道经典徽菜之后,他觉得宣城的这家菜馆已经把菜品和场景高度地“徽”起来了,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充满了徽州的味道。
回到家里,阿弟好几次想到这叫“韵江南”的菜馆。他觉得这小小的金鱼是常驻菜馆的小主人——鱼是迎宾员,与笑弥陀一起喜迎宾客;鱼是小居士,映衬笑弥陀万事能容之大肚;鱼是定心丸,告诉客人说这里的经营者心平如水;鱼是哲学家,阐述店家与顾客鱼水相依的相互关系。
阿弟爸爸笑了:老板可能只是想养鱼玩玩吧,阿弟你凭什么想啊想,想出这么多道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