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珍是中国乐坛公认的德艺双馨的歌唱大家。如今她已到耄耋之年,仍热衷于公益活动和教学一线。前不久做客央视,向人们尽情地倾诉她从艺一个甲子,如大海般的生命咏叹。
于淑珍天生有副好嗓子和超凡脱俗的乐感。当年,她在天津一家工厂当学徒工时,就已显山露水。多次在天津市的职工汇演中夺魁,被业内专家看好。
1956年初,非科班出身的于淑珍才二十岁,就被破格调入天津艺术剧院歌舞团(现天津歌舞剧院)当名专业歌唱演员,从此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进入歌舞团后的于淑珍如鱼得水,尽情地吮吸着这艺术殿堂里的养料。平日,她除了废寝忘食地钻研业务外,还不失时机虔诚地向团里的前辈艺术家讨教,并抽空遍访京津两地的声乐专家,博采众长。除此,于淑珍还拜师学习河北梆子、京剧和各地民歌。长此以往,她已能把中国的民歌、戏曲和西洋科学唱法,自如地拿捏于一体,并逐渐形成自己“中曲洋唱”的独特风范。经过许多年的磨炼,于淑珍已成长为歌舞团的台柱,并有天津第一女高音的美称。
1963年春,随着上影新片《李双双》,在全国的火爆上映,天津作曲家王玉西也创作了一首反映妇女解放、当家作主的歌曲《李双双小唱》,作品欢快跳跃、朗朗上口,是专为于淑珍量身定做的,此歌在当年的“五一”晚会上首唱后不久,被中唱公司灌制了唱片。这也是于淑珍崭露头角的第一首作品。
于淑珍出色地主演过《向秀丽》《刘胡兰》《洪湖赤卫队》《江姐》和《宦娘》等五部中国歌剧;还首唱过《扎风筝》《月光下的凤尾竹》《浪花啊,浪花》等许多有影响的中国歌曲。而她演唱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才真正让全国人民关注她、喜爱她。
1978年,北影厂拍摄新片《甜蜜的事业》。于淑珍在“第一时间”拿到歌谱后,如获至宝。在进京试唱录音前,她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于淑珍的嗓音甜美可人,声线又空灵飘逸,演唱兼容南北流派,有出众的诠释作品和驾驭声音的能力,可谓此歌的最佳人选。不负厚望的于淑珍,把作品表达得淋漓尽致,得到剧组的主创人员一致认可。随着影片的公演,《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传遍大江南北,于淑珍也成了歌坛当红人物。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于淑珍的歌唱事业已如日中天。此时,团里新来了一位与她人生经历相仿的女中音关牧村。于淑珍为了提携这位前途无量的新人,把原本团里一直由她压轴的演出,主动让给关牧村。此举一时也成了歌坛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