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骑车穿行在城市间,或走路行进在马路上,遇到的一些画面、场景和事情,让我时常感觉郁闷,本来晴朗的心情,因此而风云突变,变得像有时的天气一样,顿时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霾。这霾,缠绕心头,久久无法散去,心情,也久久难以释怀。
场景一:天上飘洒着蒙蒙的小雨,放学路上,小学生轻松地打着伞走在前面,相隔几步,拎着沉重书包的老人家走在后面,步履迟滞,略带蹒跚。我多希望场景变幻成这样:哪怕书包还是老人拎着,但孩子给老人打着伞,护着他家的长辈,不让他淋湿。尊老爱幼,还是先尊老吧,毕竟,没有老人,我们连命都没有,更遑论其他。人活在世,希望看到的画面。多少是带着一些暖意的,画面不同,给人的感受就全然不同了。
场景二:老人家手里提着东西往前面走,尾随其后的小家伙,应该是他的第三代,在一个劲儿地用书包不停地重重地甩打着老人家的身体,执意要手没闲着的老人家帮他拿书包。多么希望场景变幻成这样:孩子温和而有礼貌地请求他的爷爷或是外公帮助他拿一下书包,而不是那么毫无教养地粗鲁地对待他的长辈。看到这样的孩子,我很难相信,他的父母会是有教养的家长,会是孝敬老人的儿女。孩子是一张白纸,他小小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吸收信息,和观察大人的行为举止,无声的榜样作用,常常远远大于口头上的说教。
场景三:清早,衣着打扮入时的年轻妈妈,挽着孩子的小手,轻松但有些匆忙地走在路上,母子边走边说笑,一派温馨和谐。在他们身后不远处,一位老人拎着书包亦步亦趋,紧紧地相随而行。年轻女子不时回头催促着老人,让她加快步伐。恍惚间,我的思维开始穿越,那老人家,或许是过去所谓的地主老财家的老佣人吧?可解放那么多年了,应该不会有这样的人际关系存在了,那老太太,应该是这对母子的长辈吧?祖母或是外祖母。看着老太太吃力的样子,我鼻子发酸,真想对那个年轻时尚的母亲说,如果你怕孩子累着,那书包还是你自己来拿吧!如果她觉得这样的情形稀松平常,不足为怪,那我又开始胡思乱想,若干年后,那个跟在子孙后面,负着重,亦步亦趋的人,会是她吗?
这雾霾一样的场景,让人一点也笑不出来。希望我的眼睛,再也不会看到这样一些让人无法愉悦开心的情景,希望“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阳光!”就像歌里唱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