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9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推进分级诊疗的五大设想
施捷
  “继续与做实家庭医生制度相结合,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体,以自愿签约为原则,以优质服务为基础,采取渐进式的推进策略,探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市卫生计生委负责人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经自愿申报、市级遴选,本市确定了覆盖全市各区县的6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首批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并已在区县与社区两个层面分别完成了数据准备与路径模拟。他强调,积极推进家庭医生制度与“1+1+1”签约,一定是以点带面,跟踪评估,及时总结,逐步扩大。只有构建好家庭医生制度,才能逐步实现分级诊疗目标。

  具体而言,上海分级诊疗的推进设想是——

  ● 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居民在自愿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再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进行签约,形成“1+1+1”的签约医疗机构组合,优先满足本市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居民的签约需求;

  ● 加强家庭医生对签约居民健康管理,定期对签约居民进行健康评估,掌握签约居民的主要健康需求,对签约居民进行分类管理,提供针对性服务;

  ● 建立家庭医生制度下的有序诊疗秩序,居民签约后,可在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内选择任意一家医疗机构就诊,如因实际情况需至组合之外就诊的,需由家庭医生(或签约二级医疗机构)转诊。按照上述规则,可享有签约就诊各项优惠倾斜政策,包括预约优先就诊与转诊、慢病长处方、延续上级医院用药医嘱、医保报销优惠政策等;

  ● 是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医保费用管理试点,由医保管理部门根据上一年签约居民在各级医疗机构实际年医保费用,核定家庭医生对签约居民医保费用额度,赋予家庭医生对签约居民在各级医疗机构就诊所发生医保费用的监管职能。

  ● 加强二三级医疗机构对家庭医生的支撑,各二三级医疗机构均应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事务办公室或相应部门,负责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对接,预留门诊与住院资源,落实优先预约、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便利措施。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技术支持,落实临床主治医师职称晋升前到基层定期工作制度。

  首席记者 施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9
   第A05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9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人物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教育风采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扫码关注新民晚报官方微博
家庭医生、分级 诊疗,能缓解“看病难”吗?
管理健康的“小医生”也能捉出“大病”
临床医生将被鼓励“转行”当家庭医生
申城基层医院、基层医生的“前世今生”
上海推进分级诊疗的五大设想
一个可操作可复制的“样板”
一串“爆表”的数据
谁都不想“瞎折腾”
新民晚报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9A05上海推进分级诊疗的五大设想 2015-12-20 2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