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义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主要累及肺部,也有全身炎症反应。其中蕴含两大要点,正能量方面是,肺功能经人力有减缓恶化的可能;负能量则是,一旦肺功能受损若不加干预将进行性下降。对此朱惠莉教授指出,临床实践证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每急性发作一次,肺功能的衰减又加重一些,那些受损的肺组织,再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需要依靠剩余的正常肺组织维持人体正常呼吸功能。朱惠莉教授忠告每一位慢阻肺病人,患病不可怕,不懂得如何控制病情并延缓其进展才可怕,随着疾病加重,治疗越发棘手,现有的医疗技术和手段终将无法满足维持生命的需求。
故而,慢阻肺的长期治疗策略以减少和预防急性加重为目标,具体实施离不开患者良好的依从性。也就是说患者要做到戒烟(包括减少二手烟吸入),按时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掌握药物吸入装置正确使用,理解吸入长效支气管舒张剂或联合应用吸入激素以及使用PDE-4拮抗剂的必要性。
朱惠莉教授进一步解释,药物在稳定期不能随意停用。一般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规范治疗,如没有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或病情恶化,则应维持长期的规律治疗,从而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如今的药物吸入装置愈来愈人性化,新一代软雾吸入装置吸入气道药物剂量高,口腔沉积率低。
朱惠莉教授特别强调自我康复的重要性。康复治疗对进行性气流受限、严重呼吸困难而很少活动的慢阻肺患者,可以改善其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这是慢阻肺已明确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康复治疗主要指呼吸生理治疗、骨骼肌锻炼、营养支持、心理治疗和接受普及教育等各个方面。
呼吸生理治疗包括帮助患者咳嗽,促进分泌物清除;患者要学会进行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及避免快速浅表呼吸。肌肉锻炼有全身性运动和呼吸肌锻炼,全身运动包括步行、扩胸运动、上肢上举动作等。营养支持的要求应达到理想体重,适量补充优质蛋白、新鲜蔬果和脂肪,同时避免摄入高碳水化合物,以免产生过多二氧化碳。患者的营养状况需要提高,才能与正规的治疗协同配合。朱惠莉教授提醒,没有证据证明食疗在改善肺功能方面有效,枇杷、荸荠、罗汉果、梨等食材具有清热润肺的效用,但不可盲目依赖,规范的药物治疗才是慢阻肺长期康复的基石。
朱惠莉教授重申,慢阻肺是一种终身疾病需长期用药,无论患者处于病程的哪个阶段,正确的药物治疗才是根本,可以减轻慢阻肺患者的症状,减少急性发作的风险和急性发作的频率,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运动耐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