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据统计,下肢静脉曲张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4%,且随年龄增长,人群发病率逐渐增高。该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于大隐静脉返流或穿支静脉功能不全引起。目前,微创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已成为主流发展趋势,主要包括腔内激光治疗术、硬化剂注射疗法、微波、电凝等。微创与传统手术相比较,术后腿部的外观及效果明显改善。为进一步发挥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手术的优势,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使患者在手术后能够迅速恢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术后3个月内的康复保健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避免长时间的静坐、站立、行走或提(扛)重物。坚持适当的活动,如散步、慢走等,可从事日常家务劳动。其次,休息和睡觉时应将患肢抬高25°-35°,高于心脏,这样可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坐位时不要双膝交叉过久,防止复发。再次,饮食方面没有特别忌口,无外乎新鲜蔬果、足够的优质蛋白、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等,有一项必须牢记:适当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因为肥胖者大量的脂肪组织挤压血管,导致血流减慢,破坏静脉瓣膜,从而诱发静脉曲张。此外,术后1个月内不得浸泡患肢、游泳或浴缸洗澡,避免引起腿部穿刺部位感染。养成温水洗脚的习惯,水温不可过高,忌用冷水洗脚,用温水洗脚能消除疲劳,有利于睡眠,更能活血化淤,防止下肢静脉淤血。
手术后的居家治疗上还有三个要点:一是用药;二是静脉功能锻炼;三是穿弹力袜。出院后遵医嘱口服血管活性药物及消肿药物。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静脉功能锻炼,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可以增加血管壁的弹性,促进血液回流,减轻下肢静脉的压力。建议患者选择尺寸合适的医用梯度弹力袜,维持手术后腿部相对压力,能起到积极的对症治疗作用。
张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护师) 本版图片 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