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社会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昔日照顾邻居获赠房产 如今热心公益回报社会~~~
昔日照顾邻居获赠房产 如今热心公益回报社会~~~
昔日照顾邻居获赠房产 如今热心公益回报社会~~~
昔日照顾邻居获赠房产 如今热心公益回报社会~~~
昔日照顾邻居获赠房产 如今热心公益回报社会~~~
昔日照顾邻居获赠房产 如今热心公益回报社会~~~
昔日照顾邻居获赠房产 如今热心公益回报社会~~~
昔日照顾邻居获赠房产 如今热心公益回报社会~~~
     
2016年08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昔日照顾邻居获赠房产 如今热心公益回报社会
普陀古稀夫妇签约遗体捐献赞
傅佩文 徐志辉
  日前,家住普陀区宜川街道泰山三村的蔡克明与老伴刘国樱,分别签署了器官和遗体捐献协议。这对老夫妻多年来一直治家有方,热心社区公益,曾主动让房给哥嫂,又因帮助邻居20年,获得邻居感激之下的“以房相赠”。

  捐遗体让儿子签字

  蔡老先生的儿子蔡于伟没想到,父母要他签的字,竟然是“遗体捐献协议家属知情书”。虽然知道父母一向开明,而且捐献遗体这样的社会新风已成为趋势,“但是真要落笔时候,还是有些舍不得。”

  老先生蔡克明今年80岁,老伴刘国樱今年77岁。对于死亡的话题,中国的文化传统多少有些避讳,可这对身骨健朗的老夫妻,却早早地论起了身后事。

  事情源于一年前,一位老邻居因为买墓地之事,与孩子闹得不可开交。“周围的朋友都在慢慢变老,我们也不得不开始考虑起自己百年以后的事。”晚上躺在床上,老两口总会聊聊这个话题,树葬、海葬,都想过。后来他们遇到同住一个小区的老朋友谈起遗体捐献的事,老两口觉得颇有意义。刘阿姨身世曲折,从小被父母遗弃,由社会抚养大,“我非常愿意自己在百年之后,还能为社会做些贡献。”老两口一拍即合后,准备分别签署器官和遗体捐献协议,并让两个儿子在上面签字。

  老房子让给了侄子

  当年蔡老先生在部队当兵,转业回上海后工资骤减,有2个孩子要抚养,每个月还要给老家的母亲寄钱,生活上不免有些捉襟见肘。“我有一次问爱人,母亲那边的钱是不是别寄了,她说不行,宁可自己节省一点也要寄钱过去。”蔡老先生说自己感动至今。

  蔡老先生的母亲过世后,留下了一间老房子,老两口表态不要分毫,将自己那份留给了侄子。“我们这个大家庭,是非常和睦的。”

  二十年照顾老邻居

  早在20多年前,老夫妻就是社区公益的热心人。当时,他们的对门住着一位独居老太。老太身体不好,一个人生活,吃饭成了大难题。得知她爱吃面食,刘阿姨便主动给老人带厂里的馒头回去。这一照顾就是20年。刘阿姨一家帮老太在一楼天井里安装扶手、帮她装修房间,老太住院时天天煲汤送去……

  20多年来,刘阿姨像服侍自己的母亲一样照顾老太,老太逢人就夸,还认刘阿姨为干女儿。老太临终之际,将给予刘阿姨四分之一的房产写进了遗嘱,这一举动也获得了其家人的同意和支持。

  当时有人认为她是贪图老太的房子,刘阿姨深有感慨,“好人难做啊,我自己家的房子都不曾去挣抢,何况是邻居家的。那时年轻,有能力照顾她,她也愿意接受我,现在自己年纪也大了,再没有精力做这样的事了。如果老太当时还在世,我会当面拒绝,可那是她的遗愿,我选择了尊重。”

  两位老人的善举让儿子们很敬佩,“父母的榜样也就是我们将来的路,我们将来也会像他们一样,捐献遗体,为社会做最后的贡献。” 本报记者 江跃中

  社区版记者 傅佩文 通讯员  徐志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2016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3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4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06版:美食地图·广告/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广告
   第B08版:海上寻味·广告/好吃周刊
普陀古稀夫妇签约遗体捐献赞
人行道成废品回收地
男童溺水搜无踪
市民 水泥桥栏孔大有隐患 市政 符合标准看护好孩子
一男子高楼坠亡
违法行驶冲撞民警后逃离
轿车撞翻电瓶车
广告
新民晚报社会新闻A12普陀古稀夫妇签约遗体捐献赞 2016-08-18 2 2016年08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