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挺说,深港通的一个特点是纳入股票的数量比较多,深港通和沪港通连在一块儿作为一个整体,大约有70%的A股可以通过香港市场,向更广义的国际投资开放,70%还是比较大的,开放程度明显加大了。
深圳的股票和上海非常不同,从盈利、效益角度看,深圳市场的盈利增长远远比上海市场要快,最近三年深圳股票总体大约都有15%的增长,但上海股票的盈利增长压力最近两年非常大,这是成长性差异。第二,从行业结构看,深圳这边有很多的科技公司,IT占比非常大,IT在上海股市只有4%-5%,深圳则占20%;医疗保健这一块儿占比也明显超过上海这边。深圳更多代表新经济。第三,深圳股票非国企占比很大,大概有75%的公司都是非国企,上海这边则倒过来,非国企的占比不到40%,60%多都是国企。但是,深圳小市值股票估值非常高,深圳整体静态市盈率是40倍,但创业板是70多倍。与上海股市比,上证指数市盈率只有14倍。深圳股市成长好,偏向新经济,但是市场已经给了比较高的估值。
高挺认为,海外投资者比较关注估值,可能刚开始的时候,北向通过深港通留向深圳市场的量会比较有限。如果流入资金比较少,短期不会对A股整体走势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从香港股市看,近几个月,沪港通流向香港的南下资金比较多,现在南向累计的总量超过北向。主要是今年年初时候,A股、H股的溢价已经超过30%,一些资金流向更便宜的H股。高挺认为深港通开通初期可能也是这样。深港通增加的香港股票不少都是小市值股票,同样是大家比较有兴趣的行业,但估值比A股低,所以,香港那边可能会比较活跃。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深港通启动,A股市场进一步开放,也是未来推进A股纳入MSCI指数的正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