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线采用路中式公交专用道替换现有的路侧式公交专用道,利用高架桥下中央分隔带设置中途站,将采用18米大容量双源无轨新能源电车,单车可以载员150人左右,并结合沿线公交线网调整,形成中心城东西走向的中运量骨干公交线路。公交线路运营以专用路权为主,局部条件受限路段采用混行方式。
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线走向为:沪青平公路(申昆路)-延安西路-延安中路-延安东路(中山东一路),自西向东横贯闵行、长宁、静安、黄浦四个区,总长17.5公里,设25座车站,具体为:延安东路外滩、河南中路、西藏南路、黄陂南路、成都北路、茂名北路、上海展览中心、常德路、华山路、镇宁路、江苏路、番禺路、定西路、凯旋路、娄山关路、水城路、虹许路、虹梅路、剑河路、虹井路、外环路、航东路、航新路、吴宝路、沪青平公路申昆路,平均站距730米,全部采用围合封闭方式。单程运行时间可减少到1个小时左右,发车间隔高峰时段有望缩短到2至3分钟,低谷时段则为4至5分钟。同时设置申昆路至黄陂北路的区间掉头点,满足应急情况下灵活调度需要。
与普通公交右侧设站不同,中运量公交是路中式运行,在道路中间设站,左开门,优点是可使车辆行驶在公交专用道上,速度较快,且规避了右侧设专用道容易受右转车辆影响的问题。为保障乘客的安全,将对现有的西藏路天桥、华山路天桥、江苏路天桥、凯旋路天桥进行局部改造并增加梯道,使乘客能方便抵达路中车站。
据了解,随着中运量公交系统的开工,延安路原有63条公交线路的调整方案也已基本成型。其中28条公交线路进行调整,尤其是市民比较关心的127路、71路等复线比较严重的线路将实施调整。调整之后,天山仙霞地区将新开辟10多条“最后一公里”的接驳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