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一天,宝山区大场镇葑村村委会的一间房间内,几个学龄前儿童正趴在一张专业的书画桌前画画,旁边,一位中年男子正在认真地辅导他们。
这位中年男子名叫苏金成,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这些小朋友是葑村村民的孩子,他们跟着苏金成学画画已经一年多了。一个大学老师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怎么会联系在一起的呢?苏金成说:“我的第二次生命是大家给我的,我要用它回馈社会。”
教村民画画写字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原大场葑村的许多村民搬进公房,而告别了土地的村民们却热衷于在麻将桌上打发时间。一个偶然的机会,苏金成来到离家不远的葑村,认识了村委会主任陈慧琴。陈慧琴邀请苏金成来村里画画,来填补一下“文化真空”,苏金成也愿意帮助村民丰富文化生活。村里决定将一间闲置的房间改成书画室,苏金成每周两个半天来义务教村民书法、国画。
一传十,十传百,村里的老人、孩子、附近企事业单位的人员都慕名而来,小小的书画室已容不下这么多人,于是苏金成决定开设“葑村小讲坛”,除了教大家如何写字、画画,他还免费送给大家数百本书指导大家对作品进行鉴赏。
2013年和2014年春节前夕,苏金成都带领书画班的学员们写春联送给村里的老人,为村民义务书写春联200多副,送去新春祝福。
手术后重返画室
就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向苏金成袭来。2014上半年,苏金成在一次输液中突然昏迷,经确诊他患了暴发性肝衰竭,该病的死亡率高达七成,必须立即进行肝移植手术。幸运的是,医院成功找到了匹配的肝脏,顺利地进行了手术;不幸的是,近百万的医疗费用,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背上了沉重的担子。家人倾其所有,朋友与同事相助,大场镇与葑村村领导的关怀,苏金成终于凑齐了医疗费,手术顺利进行。
大场镇的老年学员和孩子们都惦记着苏老师的病情,以为他再也不会回来教大家画画了。可是,刚度过移植手术排异期的苏金成,又回到了心爱的画室、课堂,重新开始上课、画画。看到孩子越来越多,他不仅每周五开设美术班教娃娃画画,还开设了书法班、《弟子规》讲座。
去年重阳节,当苏金成得知祁连敬老院要新建一个休憩亭时,主动请缨和同事们一起设计。当新亭子落成时,他们写匾额,创作对联。今年,当他得知七宝老街需要修一座方便居民通行的桥,正在募集善款时,他捐出了一批字画用于义卖。去年,苏金成被评为“宝山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