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调解】
记者多次约请上海东联沪港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来本报调解,但对方均拒绝。于是,魏先生和妻子一起来到本报读者接待室。
魏先生称,8月上旬,车辆在行驶中突然出现红色机油灯报警,他立即联系上海东联沪港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对方让魏先生将车开到该店,但因距离较远,魏先生怕发生意外,便选择了附近的永达奥迪4S店进行车辆检测。经检测,发现车辆在首次保养中,发动机机油滤清器未拧紧,导致机油外泄。
魏先生拿出永达奥迪4S店出具的检查表:机滤未紧固,添加机油3升。添加3升机油的费用是400多元。魏先生很担心,新车漏了这么多机油,发动机是否会遭到严重损坏?而上海东联沪港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将魏先生的汽车检测后,出具了一份《诊断报告》:“经检测,发动机未发现异常(所有针对发动机的检测已完毕)”。对这样的《诊断报告》,魏先生不认可。
事发后,魏先生多次联系上海东联沪港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对方给出了3个解决方案。一是4S店将汽车作为二手车回收。对此,魏先生坚决拒绝:“新车买来半年就当二手车回收,这其中的损失也太大了!再说,我还要损失车辆购置税、汽车装潢费呢。”二是给魏先生的汽车延长一年质保,并赠送两次基础小保养。对这样的方案,魏先生也不接受。而第三个解决方案就是双方走法律途径。
记者联系上海东联沪港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对方表示,当时工作人员操作疏忽,才导致机滤未拧紧。事发后,他们也为魏先生提供了一辆奥迪轿车作为备用。目前他们出具了这么3个方案,希望魏先生理解。
魏先生说,上海东联沪港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首次保养就出现这么严重的错误,实在令人气愤。当时正值连续高温天气,机油泄漏万一引起自燃怎么办?魏先生称,他将继续向奥迪厂家及有关部门反映此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 王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