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战功(连载22)
刘震上将:朝鲜空战战果辉煌
1950年11月,刘震将军调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兼志愿军空军司令。次年即指挥空战,屡战屡捷。据空军战史载,1951年9月25日、26日、27日,刘震将军指挥空四师,大战美空军,三天击落美机26架,击伤8架,首创击落美最先进F-86飞机战绩。毛泽东主席阅战报后,挥毫批曰:“空四师奋勇作战,甚好甚慰。”1951年12月2日、5日、8日,刘震将军指挥空三师再战美空军,共击落敌F-86飞机9架,F-84飞机4架,击伤F-86飞机2架。此次空战规模空前,战果辉煌。毛泽东主席闻讯,又欣然命笔:“向空军第三师祝贺。”
秦基伟上将:上甘岭大战扬威世界
1951年10月14日凌晨,朝鲜战场上甘岭大战爆发。美李军攻势汹涌,以300门大炮、40架飞机、120辆坦克,轮番轰炸上甘岭。是日,十五军四十五师师长崔建功将军率官兵顽强抗击,与敌胶着。15、16、17日,交战双方于上甘岭拉锯,上甘岭表面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其惨烈为近代战争史所未闻。
秦基伟将军1951年10月25日(上甘岭战斗中)日记载:三号(王近山)给我打电话,提了两个方案:一个是打,一个是收。收就是收摊子。我的意见是坚决打下去。为此秦基伟将军组织召开各师师长、政委参加的作战会议。将军曰:“目前整个朝鲜的仗都集中在上甘岭打,这是十五军的光荣,我们要咬咬牙,再挺一挺,敌人比不了这个硬劲。上甘岭战斗要坚决打下去。”
秦基伟将军日记中论上甘岭战斗战术之指导:“我反击成功之后,除主峰基点必守之外,应该是不可不守,不可全守,有利则守,无利则收”;阵地被敌占去之后,“我(应)准备好了再反,我准备不好则不勉强反;有时机则反,无机会则创造条件”;“我之一切战术手段均不要形成规律,以造成敌之紧张慌乱,我之战机就会越多”;“要发挥各级指挥员的机动性,保持战术上的主动”。杨得志将军赞之曰,正确的战术指挥,确保了上甘岭战斗的胜利。秦基伟将军善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既有预见又有心机。
1951年10月18日,美李军又投入一个团兵力猛攻,四十五师前沿防守部队终因伤亡过重,退守坑道,上甘岭表面阵地第一次全部失守。
崔建功将军素稳重顽强,此时不得不向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叫苦:“军长,我的部队快打光了,一个连队最少的只剩下几个人。没有兵怎么打仗?”秦基伟将军素傲迈好胜,从不服输,此时亦不得不向三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叫苦:“王司令,打得太艰苦了,伤亡太大了。”
王近山将军性格火暴,一触即发,此刻竟沉默无言,良久方回秦基伟话:“秦基伟你听好了,今晚不把那两个山头夺回来,你干脆回家放牛去!”10分钟后,崔建功将军接秦基伟电话:“老崔啊,阵地丢了,回头不好见我哟。”崔建功手持电话一愣,只答一言:“那当然。”崔建功将军言当时秦军长语调极平和,分量则重千钧,遂即召集作战会议,下定决心:“打吧,打剩一个连,我当连长,打剩一个班,我当班长。如果我牺牲了,我的第一代理人就是唐万成(四十五师副师长)。”
19日至20日,四十五师官兵血战一日,全部恢复表面阵地,出现了黄继光等一批闻名全国的战斗英雄。
李德生上将:上甘岭第二阶段统一指挥作战
聂济峰将军言上甘岭战斗后期李德生的指挥:“第一,在用人上不分彼此。上甘岭参战部队建制多,在使用部队,使用干部上能够取其所长,避其所短;第二,在指挥上大处着眼,具体入手。既有全局在胸,又具体掌握到一个坑道,一个阵地,以及一个小兵群;第三,在各个方面关系上处理得好,把三十一师、二十九师部队以及四十五师干部拧在一起。由于重视兄弟部队之间的团结,奠定了战斗上协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