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新民眼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围剿电信诈骗
邵 宁
孙绍波 画
  邵 宁

  本周二,一条新闻占据了本市各大媒体的头条:上海警方实施了近年来最大规模跨境打击电信诈骗行动,一架包机从印尼押回47名嫌疑人。本报记者也随警采访,现场目击了精彩的抓捕全过程。这也是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行动之一。此次,公安部联合22部门集中围剿电信诈骗,在印尼泗水、井里汶、巴厘等地捣毁多个电信诈骗窝点。除了上海,还有3架包机分别在北京、广州、杭州落地,共押回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254名,涉及内地20多个省区市以及香港特区的4000余起特大跨国跨境电信诈骗案告破。

  警方介绍说,从现在起,他们改变以往从个案开展侦查、被动的应对模式,变为主动出击,对电信诈骗团伙中的“电话组”窝点实施定点精确打击,摧毁诈骗团伙的境外工作平台,减少他们继续为祸的可能性。

  这几年,电信诈骗这个罪恶的毒瘤,实在是害得老百姓太苦了。来自公安部的数据显示:去年,电信诈骗给人民群众造成损失超过100亿元,而今年1至8月份,群众损失已近百亿元。而被骗的钱款数额也是惊人的,2013年至今,全国共发生被骗百万元以上的案件上千起,被骗千万元以上的也有几十起。去年3月,河南一当事人被骗3866万元,创个案被骗金额最高纪录。

  如今,骗子落网,大快人心!不过且慢高兴,250多个骗子被抓,4000多个案子告破,也并不意味着“天下无骗”。

  就在昨天上午,我的手机接到了一个电话,显示的号码是021-80209397。电话接通后,传来一个礼貌的女声,普通话颇为标准,先问我是否“邵宁女士”,然后自称是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询问我是否在长宁区的网点办理过业务,我表示否认,她说:“您的名字在长宁区的工商银行办理过一张信用卡……”我一听,就知道是骗子。挂了电话,我不由得感叹:警方如此高压打击,可骗子怎么就抓不光呢?

  不得不承认,骗子的骗术十分高超,一上来就说出了你的名字,如果再跟她聊下去,说不定会讲出我更多的信息,所以很具有迷惑性。如果我不是在本报政法部工作多年,经手编发过无数篇关于电信诈骗的稿子,我也很难第一时间识破骗子。而我的一位其他部门的同事,去年就曾被骗子骗走过几万块钱。甚至有位退休的司法局局长,也是被骗子先叫出名字,然后以“外地老同学出事故”的手法,骗走了一笔钱。

  掌握大量真实信息,这是骗子撬开人们防备之心的“利器”,那种张口就能喊出你姓名、报出你住址、读出你身份证号、说出你职业的巨大冲击力,很容易让人失去判断,落入彀中。

  因此,围剿电信诈骗,防止信息泄漏也应成为重中之重。这些信息原来有些是银行、运营商等企业员工泄漏的,现在电商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据了解,现在个人信息出售已形成黑色产业链,做机票的、做电商的、做手机广告的、做手机木马的、送快递的都有办法拿到数据,甚至很多电商会主动把数据卖掉赚钱。那么,能不能对此也开展严厉打击,让违法获取、盗卖个人信息者受到法律的惩处?

  其次,围剿电信诈骗,不能忽略其实施犯罪的载体——通讯和网络。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在如此猖獗的电信诈骗犯罪中,运营商难咎其责。那些多次被机主投诉的诈骗电话,那些来自境外的“任意显”号码,那些“房东”“老同学”索要钱款的群发信息,就不能拦截吗?全国人大代表陈伟才指出,电话用户与运营商签订了服务协议,用户交付来电显示费用,运营商就应按电信条例的要求提供准确的来电号码。因改号来电受骗,运营商应负民事赔偿责任。

  好在最高领导层已注意到这个问题。针对电信诈骗这个毒瘤,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孟建柱书记等中央领导多次作出指示,要求采取综合措施,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今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由公安部、工信部、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等23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全国打击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值得注意的是,在这23个部门中,工信部位于第二。这就是说,今后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在防范、打击电信诈骗中,也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最后,防骗的最后一道关口还是自己。在今年上海警方破获的大案中,一外籍华裔女士在5个月中陆续转账50万元人民币、411万美元;另一个香港籍被害人,从去年8月至今年1月陆续转账1482万元。民警事后回访时发现,两个被害人都听说过电信诈骗,但没想到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给陌生人转账、有疑点打110,如果人人都不上当,那么骗子也会偃旗息鼓。

  只要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就会有骗子存在。天下无骗,和天下无贼一样,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乌托邦。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尽量消灭产生骗子的土壤,挤压骗子生存的空间,不让骗子得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围剿电信诈骗,人人有责。

  (作者为首席记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新民资讯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家装专版
   第A27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家装专版
洒水治霾是病急乱投医
围剿电信诈骗
声音·八方
美国版新民眼A03围剿电信诈骗 2015-11-13 2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