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公布“投诉十大案例”的消保委,还是报道它们的新闻记者,总要在年复一年的“十大”中,找出新意来。于此,既是工作上的需要,更是现实的客观反映。
比如说,今年的“十大案例”,就有半数与“互联网+”有关。“互联网+”在去年还是个新名词,今年就在消费者投诉里占了大头,确实是挺让人感叹的。
仔细想想,这也不奇怪——在新业态层出不穷的互联网领域,监管跟不上,似乎是常态,也因此,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会集中在此。面对日新月异的消费市场,监管瞠乎其后,这当然是正常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面对新的矛盾和问题,监管部门可以心安理得地视而不见,不作为。你落在后面不要紧,但要紧紧跟上。对于新问题、新现象,既要有敏锐的触角,去发现它们,也要有强硬的铁腕,去解决它们。
当商家熟练运用“互联网+”来挣钱甚至行骗时,监管部门也要立在“互联网+”的潮头,运用新的武器,当好市场的守望者,消费者的保护神。
(相关报道见A8版·民生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