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我和我的作家朋友
~~~——我和我的作家朋友
~~~——我和我的作家朋友
     
2017年01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学的生命
——我和我的作家朋友
修晓林
  修晓林

  30.一个铁人

  我为中国文坛有心武老师这样的作家感到特别荣幸。他各种题材的文章,在文字表述、灵动雅韵、思想深度方面,早已达到“初读已觉好,再读更觉好”的高端水平。刘心武的作品,其文气的丰盈、语境的神韵、字句的精准、思想的深刻,都是一笔过且是一刀准,着实令人惊叹和佩服!

  我甚是赞同作家邱华栋对于心武老师的评价,特此引录如下:

  刘心武是近三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贯穿式人物。我在小说创作和文艺评论诸方面的成长和进步,都深受其影响。刘心武非常和蔼可亲,知识渊博,视野开阔,观点犀利但又待人宽厚。他曾准确地捕捉到了我的小说的意义和特点。刘心武作品的法文译本,就超过了六种。法国最有影响的报纸世界报、解放报、费加罗报都对他的作品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评价。刘心武的《班主任》一直被文学史学认为是当代文学史的开端之作,并直接引发了当代文学的各个流派,比如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的产生。从《班主任》到扛鼎之作“三楼”即《钟鼓楼》《四牌楼》《栖凤楼》,从《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如意》到《揭秘红楼梦》,他出版的各种著作版本达到150多种,在中国,具有如此耐力、活力的长跑运动员般的作家,确实不多见。无论在文坛的中心地带,还是边缘地带,无论在风口浪尖上,还是在波谷地带,他都泰然处之——要了解三十年中国当代作家的心路历程,他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大师级的人物,是一个巨大的不可抹杀的文化存在。

  树大招风,人怕出名。刘心武的心中会有一时的烦恼,但他会是更为朗声一笑的潇洒,他的胸中会有随生的块垒,但他更会是永生的坚强。心武的心灵和姿态是自由的,安宁的,温厚的,也是善良又情深意长的。他说:“善良是无法物质化而却是存在的天地正气。”他也如此说:“撕却标签任翱翔。采四处生活的花粉,酿多味文学之蜜,甘苦自择,浓淡随缘。”

  1984年10月,由《大西南文学》和云南省农垦总局举办知青作家文学笔会的愉快旅程中,在昆明,在版纳,在大理,在腾冲,我们听北京知青晓剑讲得最多的就是史铁生的名字。

  晓剑是史铁生的好友,他俩都有共同的知青经历,又都是热爱文学创作。晓剑当时已在《收获》杂志发表了中篇小说《世界》,而史铁生的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在1983年第一期《青年文学》发表后,荣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晓剑说起铁生,用的是极为敬佩又是带有神圣感的口气:“铁生真的是一个铁人,在双腿瘫痪、失去生活自主能力的情况下写作。”他说此话时,表情是义气和仗义的,眼神是充满了无比景仰色彩的。“只要铁生参加文学活动,我们都是争着为他推轮椅,陈建功、刘恒……那情景,真的是前呼后拥。铁生就是我们心中最高贵的人。”晓剑很是赞赏史铁生的小说:“晓林,你看过铁生的《午餐半小时》吗?还有《遥远的清平湾》。那文字的明净,语言的老辣,情感的沉重,心灵的幽默,嗨,那才叫做真正的小说呢。”他还风趣地说,史铁生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之后,全十几家文学刊物一拥而上向他约稿,使得铁生招架不赢,躲避不及,最后想出办法,在家门口贴上纸条:“史铁生一听有人叫他老师就睡觉,史铁生目前健康状况糟糕,谈话时间一长就气短,一气短就发烧而且失眠,一发烧、失眠就离死亡不远,史铁生还想多活几年,想看共产主义的好日子。”但是如果真的有人反复登门约稿和采访,他就会心软起来,还会特别耐心地接待客人。

  晓剑还说到,史铁生曾经为自己的双腿残疾极度痛苦,三次自杀,竟是天意未成,是极度沉沦触底思考之后的大彻大悟,犹如凤凰涅槃,才使得史铁生成为最坚强的知青作家。晓剑的一句话使我至今不忘:“铁生因为失去了行走的能力,而获得了超凡的思想能力,因为失去了空间而获得了时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跟着高铁看神州
   第A05版:跟着高铁看神州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新闻
   第A0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0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0版:夜光杯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阅读/连载
   第A13版:家装之窗
   第A14版:家装之窗
   第A15版:家装之窗
   第A16版:家装专版
英国中医发展现状调查(下)
文学的生命
小店开张三周年
美国版阅读/连载A12文学的生命 2017-01-27 2 2017年01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