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亲戚计算器”走红显礼仪教育缺失
~~~“亲戚计算器”走红显礼仪教育缺失
~~~“亲戚计算器”走红显礼仪教育缺失
~~~“亲戚计算器”走红显礼仪教育缺失
     
2017年01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节拜年如何称呼
“亲戚计算器”走红显礼仪教育缺失
王蔚
  明天是大年初一了。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就是走亲访友拜大年。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大教授仲富兰接受本报采访时感叹:过年串门问候,如何称呼别人、介绍自己,反映的是一种礼仪文化,可惜,这样的传统礼仪有些“断裂”。

  近日,一则“过年了,如何称呼七大姑八大姨”的帖子在网上被不断刷屏。有调查称,遇到长一辈的人,超八成的年轻人是以“叔叔”“阿姨”“大伯”“大妈”笼统代之。仲富兰说,“在称谓方面需要掌握一个基本原则,这可以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华美德,那就是对己要谦称,对人要尊称。”比如,称别人的父母也应尊称为“令尊”和“令堂”。在称谓方面,传统习俗里还有一个值得传承的地方,就是跟着配偶称呼,意思是夫妇同出,丈夫怎么喊人,妻子也务必要跟着喊,同样,妻子怎么称她的亲戚,丈夫也要以同样的称谓打招呼。

  这两天朋友圈里蹿红了一个很好玩的“亲戚计算器”,可以按需要搜索各种称谓,如“我哥哥的妻子的妈妈”该叫什么,“我妹妹的丈夫的哥哥”又怎么称呼,只要一点击,答案就会立即跳出来。“但这毕竟是个玩具,总不见得遇到亲戚了临时打开手机再去检索。”对此,仲富兰呼吁,有关家族亲戚间的称谓,也是传统文明和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教育不可或缺,且应当从小开始普及。  首席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跟着高铁看神州
   第A05版:跟着高铁看神州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新闻
   第A0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0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0版:夜光杯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阅读/连载
   第A13版:家装之窗
   第A14版:家装之窗
   第A15版:家装之窗
   第A16版:家装专版
“过新年穿新衣”
春节拜年如何称呼
赏“童心与神话” 过传统中国年
道歉声明
美国版文体新闻A07春节拜年如何称呼 2017-01-27 2 2017年01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