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今年夏季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请您介绍一下上海电网迎峰度夏的整体情况,电力供应的保障是否充足?在持续高温天气下电力部门的应对情况如何?
答:今年夏天,上海电网已连续三次刷新了用电负荷历史记录,创下了3268.2万千瓦的新高。目前,上海本地的发电能力2000万千瓦左右,预计最大受电1538万千瓦,最高供电能力3538万千瓦,整体电力供应总体平衡并且略有裕度。
第一波高温以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累计出动抢修人员7.4万人次,抢修车辆近6.2万辆次,日均抢修2666起、处理电网故障2.67起,分别比去年了下降26.41%、20.54%。
下阶段,国网上海电力将继续牢牢守住“三个确保”(确保居民生活用电不受影响,确保重要用户的用电需要,确保城市运行和电网的安全有序)的工作底线,落实好限电不拉电的各项预案,全力打赢迎峰度夏的“攻坚战”。
问:电力公司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电网的安全和可靠性?
答:首先是提升主网安全稳定运行。对电网主干尤其是特高压通道,加强设备状态管理工作,加强重要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维护;提高线路巡视频度和质量,对重要区域的电力设备开展特巡;深入开展专项检查治理,加强电力安全宣传力度,杜绝外破外损隐患,确保上海电网主网安全运行,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
其次是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迎峰度夏开始前,累计安排迎峰度夏重点工程88项。采用“微创手术式”施工,平稳完成7个市中心区域220千伏老站改造。推进配网改造升级,完成改造老旧配电站46座,配电网结构和设备状态均得到更加优化。
第三是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借助大数据模型,在全市网格化设置173个抢修驻点,平均抢修半径3.3公里。每日配置2300余人500辆抢修车24小时待命。故障抢修平均到场时间19.58分钟,抢修平均修复时间25.40分钟,比去年同期进一步缩短。
问:最近几年来,老百姓普遍感觉夏季用电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张,特别是老小区的居民反映用电的体验也比以往更好了,请问电力公司在这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答:感谢广大市民们对我们电力公司工作的肯定,老百姓感觉用电更顺畅了,主要还是得益于我们最近几年来一直开展的“光明工程”,也就是“住宅小区电能计量表前供电设施改造工程”。
这项工程已经连续三年被列为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主要针对上海地区2000年12月31日前竣工的本市老旧住宅,包括商品房、售后公房、公房的电能计量表前供电设施实施改造。改造涵盖全市17个区县6500个小区,总规模296万户,惠及全市近三分之一的家庭。
“光明工程”改造的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老旧小区居民用户的用电容量配置由原先4千瓦、2千瓦甚至1千瓦统一提升到8千瓦,完全可以满足居民正常用电需求。今年上半年,“光明工程”完成改造43万户,累计完成266万户。
问:今年电力公司在提升服务水平、保障民生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答:今年年初,国网上海电力就向社会发布了十项供电服务的新举措,包括全力打造“智慧用电服务”,建设运营网上营业厅、智能自助服务终端、APP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渠道,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网络建设;全力打造“智慧用电管理”,建设居民智能家居服务客户端,满足客户多样化、智能化、互动化的用电需求,加快推进“三单合一”智慧融合等等。
同时,我们还着力完善网格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抢修服务体系建设,推行抢修移动作业和主动抢修等智能技术,提高配网抢修效率;加强配电网生产计划管理,开展用户侧停电协调配合,推广不停电作业技术,减少临时停电和重复停电。
问:现在上海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推广水电煤联合抄表和账单合一了,请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
答: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按照新建住宅小区全面实施、既有住宅小区结合计量器其周期轮换等实施原则,实现“多表集抄”“多单合一”“多费合收”,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截至6月底,“三表集抄”项目已累计完成20万户现场安装。今年的计划是:
9月份实现首批用户“多单合一、多费合收”;
10月底前完成现场安装工作,并完成本市“集抄集收”平台的建设,开展接入调试;
11月底前,开展“三单合一”试运行;
12月实现30万户的“三单合一、三费合收”运营。
本报记者 罗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