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的兴起,造就了薛兆丰这样的“知识网红”以及得到、喜马拉雅等一批备受关注的分享平台。但经历了“元年”爆红的知识付费,今年却显露疲态。曾经的对标爆款《李翔商业内参》付费变免费、风向标人物papi酱分答社区停更等一连串事件,为知识付费这门生意蒙上了些许阴影。如果结合一直以来网友对知识付费内容同质化、碎片化、娱乐化的吐槽和惨淡复购率的质疑来看,知识付费可能真的在遭遇一场发展危机。资本的疯狂涌入、粉丝经济的成熟嫁接,在一定程度上吹大了知识付费的气球。“‘知识付费’里的‘知识’,和‘共享经济’里的‘共享’一样多”——虽然这是个段子,但戳起知识付费的痛处来,真是准得很。
当然,作为新生事物,知识付费在早期经历大浪淘沙,实属正常。深度内容和有深度价值的人群将会逐渐凸显,回归消费理性的知识产品购买者也将在同时段内完成新的逆向筛选。届时,那些“假装在分享知识”的裸泳者将不可避免地被市场淘汰。祛浮降躁后的知识付费市场,才有可能沉淀出稳定、优质的内容及一整套生产机制,知识产品的创新迭代才有盼头。
知识付费是门好生意,但前提是先做足“知识”,再惦记“付费”。(王丹 刊今日光明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