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随笔/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9月1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视舆情
翻版“3Q大战”,受伤的还是用户
何小手
  何小手

  这很像是当年“3Q大战”的翻版。最近,新浪微博用户突然收到一条弹窗通知,微博推出了新的用户使用条款,许多用户认为部分内容有“霸王条款”嫌疑。和当年“3Q大战”类似,用户只能在360或QQ中选一个。如今新浪要求,所有人要么把原创的版权交给新浪,要么别用。

  这个所谓的“霸王条款”主要内容把控两个方面,一是用户在微博平台上发布的一切内容,微博都将享有独家发布平台权益,用户只能在微博上独家展示,未经微博书面允许,用户不得自行授权第三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任何内容;二是在维权阶段,微博用户将无偿授权微博平台法律权利,以任何法律手段追究第三方平台使用在微博上发布的内容等行为,微博将获得所有赔偿款项,同时,用户还承诺配合微博,应微博要求积极提供文件和相关协助。

  通知曝光后,网友怒不可遏,尽管微博很快修改了部分协议细节,但很多用户并不买账,因为修改的条款核心内容并未改变,用户对自身发表的内容没有支配权。一般网友发表的内容版权默认属于用户本人,除微博之外是否在其他平台发表都由用户决定,如今根据这个新协议,必须新浪平台和用户共同同意。有网友对此调侃说,新浪此举就像“拿喇叭放个歌,喇叭就有版权了”。

  这样的条款明显会受到争议,在法律上也未必行得通,新浪微博为何还要冒险?按照新浪微博负责人的解释,主要是因为第三方平台通过抓取内容获益,但微博方面却往往要承担不实信息传播带来的法律风险。这样的解释有一定依据,但另一种说法似乎更具说服力:许多APP抓取新浪微博的优质内容,新浪微博试图通过版权垄断来禁止这类抓取行为。

  的确,各大平台一直通过各种手段争夺优质内容,这种行为并未受到抑制,因为一般认为只要用户同意,就不存在法律障碍。对用户而言,第三方平台抓取其内容的行为并不会造成大的损失,相反,如今网络社交平台多元化,只要平台未通过付费方式购买用户内容,从而获得相应版权,用户就乐见自己的优质内容在各个平台传播。

  但对于平台而言,优质内容被其他平台抓取,意味着核心竞争力被截取,当然不会放纵这类行为。问题在于,微博找不到一条合适的途径去抑制这种行为,如今新条款意味着,平台都在争内容,而最后受伤的却是用户。这样的状况似曾相识,只是,与“3Q大战”不同的是,今天新浪微博新条款挑战的是用户版权,用户不但要二选一,还面临自身权益的受损。新浪微博的苦衷有着复杂的社会和法律背景,比如用户内容的版权一直不够明确,第三方抓取时的确有一定的随意性,但这是否就可以成为裹挟用户的理由,现实恐怕并不乐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80
   第A04版:随笔/评论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9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新民旅游
   第A30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31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第A45版:旅游资讯
   第A46版:旅游资讯
   第A47版:旅游资讯
   第A48版:广告
取消家长签字是学校责任回归
给小费
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
知识付费是门好生意吗
翻版“3Q大战”,受伤的还是用户
扫码关注新民晚报官方微博
用完公厕后
美国版随笔/评论A04翻版“3Q大战”,受伤的还是用户 2017-09-19 2 2017年09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