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生活指南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陶器的种类
  陶瓷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陶器一般是用陶土作胎,烧制温度大体在900℃—1050℃。我国烧制陶器的历史约有1万年之久。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据陶器的颜色,把陶器分为红陶、灰陶、彩陶、白陶、彩绘陶、黑陶和釉陶等系列。

  红陶是原始社会最常见的一种陶器,颜色犹如红砖色,这是在烧窑时充分供应气体,形成氧化气氛,使陶土中的铁转化为三价铁,便呈现出红色。

  灰陶即指陶器为灰色或灰黑色,这是在烧窑后期,控制火候,形成还原气氛,由于窑中缺少氧气,陶土中铁的氧化物转化为二价铁,陶器便呈灰色或黑色。灰陶最常见,一般都比较粗糙。

  彩陶是陶器入窑前,在陶坯上进行彩绘,烧后有赭、黑、白等色,西安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盆即为一例。

  白陶即白色的陶器,这是新石器时代后期才有的,主要是因为陶土中氧化铁含量少,排除了一些色素的干扰便呈现白色。

  彩绘陶与彩陶的区别是陶器烧成后再着色,由于颜色没有经过焙烧,与坯体黏结不牢,很容易脱落,西安出土的秦兵马俑就属于彩绘陶。

  黑陶是指光亮漆黑的陶器,主要见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这是在焙烧后期用浓烟熏翳,使烟中的碳微粒渗入,充填陶器的空隙,便能呈现黑色。黑陶制品中有的壁像蛋壳一样薄,故被称为“蛋壳陶”,十分珍贵。

  釉陶是指表面有一层石灰釉的陶器,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钠等,用石灰加黏土就能配制成,烧融后呈一种玻璃态,在釉中若再加进一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氧化钴等,焙烧后就会出现绿、蓝等色泽,常见的唐三彩就是釉陶。

  罗祥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古镇新闻
   第03版:生活指南
   第04版:泗水艺苑
坚持“七练”延缓衰老
“郎才女貌”有科学道理
魔芋八宝粥
微型盆景该如何浇水
一度电能做什么
三个厨房小窍门
这些食物能美颈
看似健康的垃圾食品
钥匙串发挥新功能
傣族妇女的乌发之谜
陶器的种类
古镇泗泾生活指南03陶器的种类 2017-07-25 2 2017年07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