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
扎实推进
施井小区建于1992年,是东区当时较大的拆迁安置小区,小区近900户居民,面积7万多平方米,2012年前,施井小区是出了名的脏乱差。“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公共绿地种满蔬菜,小区乱得就像个菜市场。”居民张伟回忆说。
2012年上半年,施井小区得到了政府改造,改造后在社区的监督下,按照相关程序,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并公开选聘了中原物业有限公司为小区管家。要让小区改造的效果保持得更长久,长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施井小区结合实际,探索“三位一体”的物业管理模式,即把社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充分发动起来,共同为百姓提供服务。
施井小区主任邹庆文认为,施井小区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管理局面,关键是“三位一体”的物业管理模式没有沦为形式。他举例介绍,自从中原物业进驻施井小区后,每月10号,业委会成员、社区工作人员、小区物业人员就会组团在小区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出的问题记录在案,以供每月15号的物业例会及时讨论。这几年来,依靠这样持续、务实的会议制度,成功解决了小区违章建筑拆除、停车位改造、绿化改造等一系列居民关心关注的问题。
三方合力
各司其职
72岁的老党员吴文彩热心小区公益事业,在他看来,业主委员会应具有两面性,与物业公司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对立是指严格约束物业公司,服务好业主;统一是指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的目的都是服务居民,业主委员也要协助物业公司把服务做得更好。
对于社区在小区管理中的定位,邹庆文认为,社区应该是一个“服务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社区工作人员要带头帮助居民处理问题,同时与物业、业委会紧密合作,共同为小区居民服务。对于小区内的任何问题,社区居委会都应亲自参与其中,而不是做简单的旁观者。
环境转好
促进和谐
在不断实践、不断磨合的过程中,施井小区“三位一体”组织机制逐步使施井小区的环境、治安等问题得到解决,大大促进社区和谐。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这两年,因为施井小区改造新增车位,环境整洁居民满意度高,按照曲江街道制定的物业管理奖惩措施,2014年施井小区就拿到了街道奖励的近10万元。
施井小区业委会主任吴文彩感慨地对记者说:“现在不少居民都说,政府投巨资改造,物业公司进驻后又管得好,大家出点物管费也是应该的。这样我们的小区管理就进入了良性循环。”市房管局物管处相关负责人认为,施井小区的‘三位一体’社区管理模式赢得了民心,走得长远,小区的成功经验也值得在其他老小区学习推广。怡敏摘编自《扬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