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业主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来自曲阳路街道三栋楼宇的自治报告
~~~——来自曲阳路街道三栋楼宇的自治报告
~~~——来自曲阳路街道三栋楼宇的自治报告
~~~——来自曲阳路街道三栋楼宇的自治报告
~~~——来自曲阳路街道三栋楼宇的自治报告
~~~——来自曲阳路街道三栋楼宇的自治报告
~~~——来自曲阳路街道三栋楼宇的自治报告
~~~——来自曲阳路街道三栋楼宇的自治报告
~~~——来自曲阳路街道三栋楼宇的自治报告
     
2015年09月0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进了楼就像到了“石库门”
——来自曲阳路街道三栋楼宇的自治报告
■邮政曲阳大楼新辟的无障碍通道周纪南 摄
  在社区管理中间,如果家庭是细胞的话,楼组就是基石。笔者近期相继走访了位于曲一小区的建阳大楼、老干部大楼和赤三小区的邮政曲阳大楼,深有感触:进了楼就像到了“石库门”。

  建阳护楼队:有了大总管

  在玉田路建阳大楼了解到,96户业主把大楼事当作自家事,楼内窗明几净,赏心悦目。可以前的大楼并非如此,异味扑鼻,老鼠出没。

  这一变化怎么来的呢?还得从2009年迎世博说起。曲阳路街道为辖区内大楼进行内部装修,封闭垃圾房和管道,同时粉刷外墙,大楼焕然一新,居民拍手称道。可是,好环境如何保持下去呢?2009年2月,大楼成立“志愿者护楼队”,由业委会成员、楼组长、居民代表组成,成员多达三十人,发动居民参与楼宇自治。

  丁蕾,人称“丁阿姨”,有多重身份,她是党总支委员、党支部书记、大楼业委会副主任,几乎天天“上班”,人称“百管部长”。一次,楼上居民装修房子,水渗漏到楼下,差点打起来,丁阿姨当“老娘舅”,要楼上人家凿开地坪,并声称,如果不是楼上责任话,愿意承担损失。终于查出毛病,避免了矛盾升级。还有一次,丁阿姨在楼门口发现邻居老伯突发脑梗,倒地不起,便立即拨打120,由于救治及时,老人没有留下后遗症。

  业委会主任胡顺发从上海房地局退休,居民有事就找他,通过他联系物业公司。马桶坏了,他到场一看,换个部件就行了,不必买新的,省却了居民开支。居民装修破坏承重墙,老胡知道后不依不饶予以制止。一次发现高空抛下一包垃圾,为了追根寻源,老胡打开检查,发现有带住址的信封,业主在事实面前低头认错。

  五人核心组:形成主心骨

  曲阳路511号“老干部大楼”,12层96户人家,几乎每家都有离休干部。2000年起,大楼建起五人核心小组,她们是赵秋霞、吕军、王洁、夏音和宋峰华。

  89岁的夏音是位“资深”楼组长,还是楼组长的“组长”,她老当益壮,学习、活动从不落下。一次在小区见有老人跌倒,不顾自己也已年迈,跑前跑后协助救护,直到把人送上救护车。赵秋霞是居民区党总支委员、第一支部书记。她一人结对6位老人,小区值班、巡逻来者不拒,而其实她母亲脑梗,瘫痪在床,全得靠她照料。她见一位独居老人家中邋遢,就上门帮助整理房间、洗衣服。一位结对老人身边无子女,比较宅,她动员其参加合唱队排解寂寞。有的居民还将家里钥匙交给她保管。

  党小组长宋峰华,60岁学吹打,到老年大学学声乐,担任小区合唱队队长已经15年了。她骨质疏松,腰椎骨折,不能久坐需静养。在抗战胜利70周年大合唱比赛排练时,她带伤上阵,坚持到比赛结束再去住院。

  退休医生余蕾芬,义务开展医疗咨询,讲解保健知识,坚持26年义务为居民量血压、上门打针。一次半夜,有电话打到她家,得知邻居生命有危险,她二话没说,随叫随到,听心脏,叫救护车,送医院急救。类似事例不胜枚举。

  大楼居民就像一家子似的,遇到结婚、生子,送喜糖送红蛋,从一楼送到十二楼。

  议事协调组:恰似办事处

  邮政曲阳大楼的居民惊喜发现,大楼每年在变化。先是建成“鸿雁家园”活动室,之后在地下室新辟了乒乓房,不仅锻炼身体,还搞起了居民联欢。今年4月,一条无障碍坡道又出现了,让行动不便者交口称赞。

  这一切归功于2013年建立的大楼协调议事管理小组,成员经向居民公示,由谢福根、马玉波、彭淮月、毛慧珠、沈玉英,唐彩芬、徐宁、张福民、王立人、周纪南、卢妙英等组成,维护业主利益,组织开展文明楼宇创建和敬老助老活动,而开辟学习室、活动室全在他们计划之列。党总支委员谢福根和党小组长马玉波自告奋勇当起“装修师傅”,两人几乎天天都扑在装修上,样样小工都自己来。为了寻求最佳施工方案,谢福根与周纪南四处考察比较,为了防止车辆碰撞,在无障碍通道外又加了一道栏杆。

  居民也纷纷出钱出力,一有空就来搭把手,难得的是,徐宁将家中的立式空调也搬了来,墙上挂着北郊中学美术老师王立人的画作,桌上是居民从家里搬来的鱼缸,窗台上摆满了居民家的盆花,小屋一片生机盎然,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曾经门户紧闭,互不往来的居民,在这里重拾了久违的真情。参加活动的居民不断增加,甚至吸引了周边居民也慕名而来。

  楼内党员重新回到了上班时的感觉。居民感叹,“这些党员,退休以后还能这样真不容易!”楼内欢声笑语,过去“张家伯伯、李家阿姨”的融洽气氛在楼宇中出现。有的业主说:“我们的大楼升值了!”盛涤民 许杰 杨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业主周刊
   第03版:业主周刊
   第04版:业主周刊
   第05版:业主周刊
   第06版:业主周刊
   第07版:业主周刊
   第08版:业主周刊
   第10版:业主周刊
   第11版:业主周刊
   第12版:业主周刊
   第13版:业主周刊
   第14版:业主周刊
   第15版:专版
   第16版:业主周刊
把改善居住环境放心上
重拳出击拆除违建
引入社会组织加强物管
郑州一小区最贵车位被炒到70万
业委会成员短信恐吓六旬女业主
郑州一小区充电点失火烧毁60余辆电动车
“三位一体” 扬州老小区华丽转身
进了楼就像到了“石库门”
物管擅自把楼梯口改成商铺出租
社区版业主周刊08进了楼就像到了“石库门” 2015-09-02 2 2015年09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