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业主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放的城市容得下持证的街头艺人
邓海建
  最近,四川成都进行“收编”街头艺人的探索,“持证艺人”可在成都市区30个指定区域表演并自由接受“打赏”,不会受到城市管理部门驱赶。

  在行政许可清单化的语境下,“持证艺人”的做法乍看起来有些扎眼。不过,“此证”非“彼证”,与其说这是街头艺人权利与自由的延展,不如说是城市文化服务功能的创新。有了这个证件,城管工作的难度系数肯定增加了,文化管理的职能、责任肯定加压了——钱没多收一分、活儿却增加几成,最大的“私心”也是想让街头文化激活城市的万般风情。

  参差多态,美之本源。剧院演出固然是文化生活常态,街头艺术亦是美好生活所需。一方面,街头艺术是城市品位和气质的代表之一,它比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更温润人心。街头艺术的活力往往与生命现场的张力融合,其声腔唱段、近场效应等有着原始的野性与原创的美感。人们或驻足流连,或回首顾盼,城市在艺术的共情中温暖起来。另一方面,文艺总是从泥土里开出花儿来的,街头亦是辽阔浩荡的“基层”。在高山大川、在街头巷尾给文化生存的罅隙,总能换来壮美的新天。我们的文化自信、主旋律和正能量,不仅表达在严谨的大舞台,而且还展现在活泼的小天地。

  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在国内亦有先例。比如,上海曾率先探索街头艺人“持证上岗”演出,时至今日,上海街头已有120名艺人在全市8个演出点位持证上岗。数年实践,裨益长远。如果目光更开阔一些,在巴黎、纽约、莫斯科等欧美城市,街头表演早已成为市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力四射的现代都市,先得安放好活力四射的人。如果在“持证艺人”的工作上再少些门槛与束缚,将服务与保障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同时谦抑有度地管理好“无证艺人”——人文的情怀与智慧的治理,必会在文艺的都市激荡起醉人的涟漪。

  邓海建(摘编自《光明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业主周刊
   第03版:业主周刊
   第04版:业主周刊
   第05版:业主周刊
   第06版:业主周刊
   第07版:业主周刊
   第08版:业主周刊
   第09版:新时代教育
   第10版:新时代教育
   第11版:新时代教育
   第12版:新时代教育
   第14版:新时代教育
   第15版:新时代教育
   第16版:新时代教育
“六个钱包买房”戳中谁的心
开放的城市容得下持证的街头艺人
永丰城管快速处置区长热线兴仓路跨门经营诉件
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举办首届社区脑卒中康复治疗健康宣教演讲比赛
崇明区农机站开展农机驾驶员培训
广告
社区版业主周刊04开放的城市容得下持证的街头艺人 2018-05-09 2 2018年05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