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医院终身教授张延令:所谓“老寒腿”是人们对于腿脚冰凉、麻木、疼痛等不适的俗称,医学上称之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这是一种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的病症。
我们都知道,发生在冠状动脉的狡窄、堵塞可导致心梗,在脑动脉可诱发脑梗,而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下肢的表现就是脚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寒腿”。
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而言,寒冷是刺激和加重病情的重要外因,但对于健康人来说,不穿秋裤并不会引起“老寒腿”。
与寒冷相比,下肢动脉硬化才是导致“老寒腿”的真凶。
“老寒腿”早期,患者一般会感觉下肢经常发凉、麻木,腿部肌肉会出现痉挛。如果下肢抬高60秒钟后足部皮肤明显苍白,肢体下垂后中部呈紫红,足部皮肤由苍白转红润的时间在15秒以上,说明该下肢供血明显不足。及时就医有助于有效治疗。如果已经有了间歇性跛行症状,即患者行走一段时间后小腿或足部肌肉发生疼痛,继续行走则苦楚加重,歇息一段时间后苦楚迅速缓解,再行走苦楚复现,随着病情加重,患者行走间隔越来越短,停步歇息时刻越来越长,这已进入病程中期,需要尽快进行医学干预。“老寒腿”绝非治或不治都一样,在病情早中期,药物治疗通常是有效的。
预防“老寒腿”,需要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尿酸,多运动,少抽烟。有人认为用热水泡脚能治疗“老寒腿”,事实上,这样并不能扩张闭塞的血管,反而因为周围温度的升高,增加了组织的耗氧量,从而加重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