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四代同堂,第三代也已成家立业,分住于曹杨、莘庄两处地域,再因工作就读繁忙,一年中全部儿孙碰头,实是不多。
我长女年逾花甲,年前她说要构建一个平台,让全家欢聚一堂,提高家庭团结凝聚力。为此,她家将推出美味佳肴,让大家一快朵颐。
年初二下午,我们老夫妇和儿孙们陆续来到我长女家,我因双膝患骨刺,走路颤颤巍巍,女儿们劝我用手杖,我却怕丢面子,硬是不用。长女的孙子叫皓皓(出生时皓月当空),就读初小二年级,是个天才搞笑家,对我说:“太公,用手杖有风度,潇洒,您只要戴礼帽配墨镜,穿格子上装,口衔大烟斗,手拿手杖,一挥一挥,准像个大侦探。”真冤,我有生以来,从未想当什么大侦探。
我和老伴均属耄耋之年,望着花生瓜子,只能从回忆里去体味它们的香味了,又怕血糖升高,故对糖果也不敢染指。二女儿为了取悦母亲,对着我老伴做怪脸,名目叫“做坏脱的洋囡囡”,老伴一边说她“难看来!”一边禁不住畅怀大笑起来。这次政府公布增长养老金,政策对早退休年高、工龄长的老年人倾斜,我老伴增加最多。小女儿说:“我伲姆妈要请客啦!”我老伴颔首笑着说:“到元宵再碰头,我来买单!”
我长女是教钢琴的,一会儿,那边响起了悠扬的琴声,她让我们唱歌。对时兴的歌曲一窍不通,我们只会唱《五月的鲜花》、《松花江上》等,本想趁大过年的兴头上,一展歌喉,但嗓子耽误了青春,又没服“胖大海”,瓮声瓮气,自己听了也惹气,只好腼腼腆腆收场。
今天掌勺的是我大女婿,他正在灶上忙碌,却有个老朋友来电话拜年,平时少联系,也不明近况,所以问我女婿在哪里上班?我女婿答曰:“在家里登(蹲)”。对方误听为“希尔顿”一类的企业,所以说:“那一定很远吧?”我女婿说:“就在这里。”对方又问:“具体做些什么工作?”答曰:“买、汏、烧。”对方恍然大悟。我们则哄堂大笑。
难为我大女婿夫妇俩,一会儿煎、炒、爆、熬,山珍海味,罗列上桌,酒水分红、黄、白、啤,再加鲜奶、酸奶,一应俱全,真比外面酒家实惠。老规矩,由我老伴首先举杯:“祝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大家应和祝福,碰杯,坐定,举箸。
饭后的节目是拍“全家福”照片,我们老夫妇俩居中坐定,第二代站在背后,第三代坐小凳子,第四代席地而坐。其中最小的第四代是个出生4个月的男婴,由他母亲抱着。拍了三次选一张,效果极好。
这时窗外腾起七彩烟火,耀眼光芒,晶亮,晶亮,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年味更浓了。
一位哲人说:“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我们正沐浴在升平盛世这种爱、欢乐和笑的家庭氛围中安度宁静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