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色店铺惊喜多
昨天,记者走进南京西路1025弄静安别墅,只见在冬日阳光映照下,一排排赭红色砖墙的三层楼民居显得温馨宁静。据说这里居住过蔡元培、于右任等历史名人。在安静的氛围里,却“暗香浮动”。一家家挨户走过去,不时会惊讶地发现这里隐藏着不少别具情调的艺术气息浓厚的小店铺:画廊、咖啡吧、陶瓷吧、民间工艺品小铺,还有图书馆。
虽然没有明显的招牌,但小店铺的名字有不少起得有趣。这家叫“小鸡啄米”的铺子葫芦里卖什么药?进去一看,原来都是民间传统手工艺玩具,如竹蜻蜓、兔子灯、布老虎、手工虎头鞋、仿古桐油纸伞等。还有些小玩意儿真不知道是怎么玩的。店主说,每当逢年过节都会举办“手工学堂”,让年轻人学做传统灯笼、手工兔子灯等。
而“梵家”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小店,天井里种满了各色花草,为老房添加了活力。店主梵是
位开朗热情的姑娘,她认为“人们只要来此便是客”,因此小店内汇集了不同领域的朋友,大家坐在榻榻米上品茶、串珠子。梵称,自己喜欢到处旅游,爱生活、爱手工,会收集各种当地有趣物品带到店里与大家分享交流。
青春作伴交艺友
静安别墅里的店主大多是热爱文艺的年轻人。5个文艺青年在这里合办的“2666”图书馆,在沪上文艺青年中知名度颇高。只见两扇黑色大铁门虚掩着,往门缝里望去是一角摆满书的落地书架,灯光氤氲,有轻轻的音乐从屋内飘出。在40平方米的小屋内,高大的书架上摆满了哲学、文学、电影、文化类书籍,其中大概有40%是外文原版书。店里的所有图书都可以免费阅读,此外图书馆还会举办读者沙龙活动,把作者、编辑、译者带来亮相。
两个热爱陶瓷艺术的姐妹也到这里创办了“雅瓷轩”。里面除了展出大师的陶瓷作品外,更推介陶艺新人,所以培养了不少新陶艺粉丝。其中的姐姐还在静安别墅因陶瓷结缘,找到了如意郎君。
老宅新生有争议
但静安别墅近年来悄然萌生出的这些小店铺也引发了不同的意见和争论。有人认为这是非正常经营,并影响了居民生活;较多意见认为这自然萌生的“艺术园区”具有生命力,可能是继田子坊之后又一沪上新景。静安别墅的老居民郜阿婆对记者说,宁静的住宅区不希望被酒吧、餐饮所打扰,而静安别墅中那些富有文化特色并且不扰民的小店却能够提升社区的文化气息,居民是可以理解的。
据了解,自从静安别墅的“文艺范”崭露头角之后,其商机也吸引了不少餐饮经营者,这导致小区居民投诉现象频频发生。一些居民和店主都认为,静安别墅需要设立门槛,只接纳文艺休闲类项目,并制订规则,如规定晚上关门时间、限制外来车辆进弄堂、拒绝喧哗和噪音等。只要游戏规则制订得好,不仅不会给居民生活带来干扰,还可能带来好处,使这“耄耋之年”的住宅区散发出新的文化魅力。
本报记者 林明杰 实习生 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