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社会与法/大案追击
     
本版列表新闻
~~~普陀某汽配城一售假团伙被判刑并处罚金
~~~普陀某汽配城一售假团伙被判刑并处罚金
~~~普陀某汽配城一售假团伙被判刑并处罚金
     
2012年02月0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仿冒汽车配件价格仅为正品一成
普陀某汽配城一售假团伙被判刑并处罚金
孙云 蔡顺国
■ 图为汽配城一角 图TP
  因为正品和仿冒品的价格悬殊数倍甚至十来倍,仿冒品在市场反比正品热销,上海和广州的两家汽配店联手在沪销售假冒的大众和奥迪汽车配件。截至被上海警方和质监部门查获时,位于普陀区某汽配城的一个售假窝点销售假冒汽车配件已有两年时间。老板梁某交代,他从广州上家谢某手中进货再销售的总货款超过300万元,赚进利润约60万元。梁某和谢某还交代称,业内售假十分普遍,部分配件还流入正规汽车修理企业。经浦东新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浦东新区法院对谢某和梁某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八个月缓刑三年、罚金人民币20万元和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罚金人民币10万元。

  汽配店半路改行售假货

  案发前,谢某和梁某分别在广州和上海经营汽配生意。两人起初买卖的都是原厂正品,激烈的市场竞争却使他们渐渐发现,仿冒品比正品更有利润。

  他们到案后向检察官交代,原厂正品价格较高,客户不愿购买。例如上海大众公司出品的配件“汽缸床”卖两三百元,在广东地下市场,仿冒产品的进货价才十几元,谢某转卖给梁某的价格是21元,梁某再以26元出售给上海客户,价格仍仅为正品的1/10,吸引了很多贪图便宜的客户。所以,两人索性分别从2008年和2009年开始,改行专售假货,“除非客户特别说明要正品,我们才从4S店进货。大部分人来汽配城买就是冲着便宜,明知道是假货也无所谓。”

  经他们之手,这些假冒配件流入许多上海汽配企业,其中不乏著名企业。

  查获大量假冒汽配件

  2010年底,浦东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线索,在浦东北蔡镇联勤村一个仓库里,查获一批由梁某销往该址的假冒大众汽车的汽车配件。顺藤摸瓜,浦东警方和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总队又在汽配城内将梁某人赃并获,继而在广州抓获上家谢某。两家汽配店仓库里存放的大量假冒大众和奥迪的汽车配件被扣押。其中,仅经上海大众公司鉴定,两人店中被扣押的假冒大众汽配件价值就超过60万元,另据审计认定,谢某已销售的假冒汽车配件金额为20余万元。

  承办检察官表示,谢某、梁某二人违反商标管理法规,未经商标权人许可,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其行为均已触犯《刑法》第214条,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价格低得离谱定有猫腻

  据谢某和梁某交代,一方面正品价格高,客户接受程度低,另一方面正品有统一零售价,汽配经营部销售利润较低,所以,汽配行业有许多商家知假售假。

  检察官提醒,辨别配件真伪,首先可以看销售价格,低得离谱的一定有猫腻。其次看做工。以此次查获的假冒配件为例,正品的大众、奥迪标识十分清晰,图案中的圆形十分标准,假冒配件的标识则明显比较模糊,且圆形图案不标准。此外,有些伪劣产品外观虽无明显区别,但由于制作工艺差,内部易现裂纹、砂孔、夹渣、毛刺或碰伤。一些重要部件如总成类的化油器、分电器、发电机等,出厂时一般带有说明书、合格证,若无这些证书多半是假冒产品。

  本报记者  孙云 

  特约通讯员  蔡顺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来信来论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大案追击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周刊
   第B02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文观察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04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连载
   第B09版:财经周刊
   第B10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11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12版:拍卖指南
仿冒汽车配件价格仅为正品一成
明知“查得紧”仍继续售假
给舅舅拜年5年送上46万
新民晚报社会与法/大案追击A18仿冒汽车配件价格仅为正品一成 2012-02-04 2 2012年02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