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0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举一只手
张昌华
  张昌华

  春花秋月,坐看云起。 

  不知始于何年,报刊对来稿青睐电子版,继而婉拒手稿起来。家中的办公设备煞有其事地亦现代化起来,电脑由台式、手提到平板苹果,打印机由喷墨到激光;这一切对我是聋子耳朵摆设;因我是一个电脑盲。那些玩艺都是太太为我服务的工具,录入文稿的。太太是助手,但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写信从不劳她打字,总以为那冰冷冷的方块字别扭,有欠对收信者的温情与尊重。不过,我有一个电子信箱。那是退休前,单位一个小同事起哄为我设置的,记得申请手机号也是她的,密码也是脑残型的一二三四五。至少有四五位朋友知道密码,因为时有前辈师友托我向报刊转荐稿件,我不会转,索性将信箱密码告知对方,请他们开箱自取。我写的电子信特别,中西结合,先用毛颖写在八行书上,再用傻瓜相机拍照,以发照片样式发出。经济,实惠,方便。此举颇受欢迎,朋友都说“好玩”,养眼。我已玩了多年,亦算向现代文明举起了一只手投降。鉴此,相机、转换器成了我的必备,随身携带,易地也可随时随地借用电脑与友人联络。不料,某日子挤公交,让小偷把相机“借”走了,害得我后来不得不又买一部傻瓜机。太太笑我傻瓜配傻瓜倒真是绝配。 

  说来好笑,就在相机被窃的后一周,发生一件趣事,说来令人捧腹。 

  我进京访周有光老先生归来,听他说他为刘香成(美籍华人、美普利策奖得主)的摄影集写序的前前后后,写了篇千字文《听周有光说好玩的故事》。太太录入后,我信手发给《文汇报》刘绪源兄。因无相机,无法写信。绪源接后感到莫名其妙,次日发来电子函,曰:“是让我看看玩的,还是投稿?如是前者,打个句号,如是后者,打个感叹号!”绪源知我不会打字,给我方便,心想标点总会打吧。谁知我在键盘左上方好不容易找到“!”,打出来的却是“1”,请教太太,她说双手同时按“shift”键和“!”键,她示范一次,我自己又学按了一次。两个感叹号一块回了过去。不几日,文章刊出了。感叹号没白打! 

  友人劝我学打字,家人也强迫我学,可我不干。一是学不会,五笔吧,记不得;拼音吧,分不清基、期、希。儿子给我配个苹果平板,可以手写,但我嫌烦。再是如真学会,我也许连一封友人的手札都收不到了。不过近来总算有点进步,凡是友人转发来的邮件,我会查字典用拼音打一个“谢”字,凡年长者,按两下“谢谢!”。犹如婴孩牙牙学语,辞不尽意,但快活。不论世人如何与时俱进,享受现代文明,我这辈子是抱残守缺,恪守足下一方“净土”到底:文章手写;信,手写。我手写我心也。 

  对现代文明,我只举一只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旅游·城市
   第B02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03版:域外风情/旅游城市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2版:资讯生活·旅游
为你的亲人立传
有时候沉默也是谎言
只举一只手
趣求广 书尚雅
邂逅天坑
褪色的校徽
草书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只举一只手 2012-04-03 2 2012年04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