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一首好诗词,挥得一手好乒乓,弹得一曲好琵琶,写得一笔好书法,这些本是任职纺织机械工程师数十载的张敬业先生的业余爱好,不想却“反客为主”成了气候——他曾参加排球、篮球、乒乓球三项高校联赛,他曾作为上海票友与专业评弹演员一起赴香港演出;他是上海诗词学会会员,又是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最值得一书的是张敬业的书法艺术。其幼承庭训,习书勤勉,师从李天马先生,一步一印,踏实前行,深得先生器重。他说,工作之外我投入读书、习字的辰光最多,不管酷暑严冬,不论杂事缠身,每日必展卷临池,甚至躺在床上还要“默写”功课,否则便难安睡。天马恩师曾亲撰一联赠他:“无求岂屑千金顾,有守不争一日长”。这成了张敬业挂在书房的座右铭,鞭策他努力进取,恐负所怀。他深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功夫在诗外”之理,故而:徜徉书法历史长河,他读他临他悟;游历名山大川,他赏他记他悟;对于酷爱的评弹、京剧,他欣赏他参与他领悟;涉足各项体育活动,他亦从中体悟着与书法那天机般的关联。由是,敬业书法“尚雅”风格渐成,青睐者益众。其楷书有刚健清逸之态,无纤弱浮华之貌;其行书潇洒流畅,灵秀隽美;而隶篆则古淡质朴,遒劲多姿。赏其作品,似能聆听到江南评弹特有的悦耳之声,能感悟到中国戏曲的独特神韵,亦能享受到活络肌体的律动之趣和抚慰心灵的甜静之美。
多年来,敬业先生孜孜不倦地专攻草书。他认为:草书最能反映一位书家多种艺术的综合成就,线条的优美与力度、笔划的雄健与灵巧、布局的气势与意趣,无不在草书中展现;草书应该是自由奔放、激情洋溢、时捷时缓、一气呵成、千姿百态,形神兼备,犹如一部美妙绝伦的交响曲。为着这个追求,他以历代名草为典,潜心钻研,搦管苦练,常常为某一字某一细节而“追”它千百回。他说:听京剧,人们常会为某句唱腔而喝彩;欣赏评弹,听众常会对在琵琶三弦衬托下的婉转曲调而痴迷;这就是功夫所在,精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