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心理/人际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抱怨的小菲
  小菲是个13岁的女孩,她妈妈第一次独自来咨询,就是因为小菲处理不好同学关系,在学校受同学排挤,提出不想去上学了。当时她妈妈一脸焦虑,说起话来十分紧张,还情绪失控哭了起来,说自己35岁才生了这么个宝贝女儿,不想现在却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她怨老公怨学校怨社会,还怨自己命苦。恳请咨询师想办法,无论如何要让女儿完成学业。

  待见到小菲的时候,发现这个女孩说话的表情、语气与她妈妈非常相像,不愧是母女。小菲也是满腹怨气,对学校、同学、老师、父母、家庭,还有考试制度,甚至食品、社会、气候,总之,凡是她嘴里提起的,没有一样是满意的。那张原本应该青春朝气的脸,也因为满是抱怨而变得灰头土脸的,一副尖酸刻薄的嘴脸,实在缺乏招人喜爱的模样。怪不得在学校与同学相处不好,因为谁也不愿意跟一个老是抱怨、指责的人在一起,成天听她怨气十足的唠叨,而让自己活得不自在呀。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喜欢抱怨、指责的人内心其实都是自卑的,他们是低自尊人群,因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又时刻担心被别人轻视,为保护自己而启动了心理防御机制,通过不断抱怨和指责他人来维护自尊。结果却常常因为过多抱怨和指责而不被别人接受,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小菲妈妈原本是农村人,嫁给小菲爸爸后才进入城市生活。在与城市婆婆的共同生活中深感自卑,为不被欺负而变得尖酸泼辣,以不断抱怨来平衡自己,结果与丈夫的关系紧张,夫妻俩经常吵架。而对孩子来说,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或者一个脸部表情都是一种信息,会影响孩子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孩子的自尊心是通过家庭建立起来的,自信的父母会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不自信的父母会造就一个问题家庭,而问题家庭会培养出低自尊的孩子。小菲在这样功能不良的家庭中长大,母亲的抱怨模式让她无法发展出足够的自信和自尊,她不自觉地模仿了母亲的行为模式,也成了一个整天怨天怨地的人。

  通过咨询,小菲的父母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问题,他们从改变自己的自我认知入手,改善家庭沟通方式和夫妻关系,努力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我们也帮助小菲增强自信,学习更多的沟通技巧,训练提高情商,学会觉察自己和别人的情绪,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一切。渐渐地,小菲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开始融入班级集体,她再也不提不去上学的事了。

  吴亦君  亦君工作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互动博客:http://blog.sina.com.cn/wwuyj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职场方圆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6版:人才/教育培训留学移民
警惕沉迷网络 引发社交恐惧症
爱抱怨的小菲
电话里的多余话
新民晚报心理/人际B02爱抱怨的小菲 2012-04-04 2 2012年04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