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不搞临时“抱佛脚”
每年推荐学生到高中前,虹口实验学校都会在校内举行一次内部推荐,由每个班级推荐优秀的学生。校长胡培华说,除了学业成绩,学校主要考察学生是否乐意为他人服务,包括了担任班干部、课代表,参与公益服务和社会实践等。“考核不光光是看他是否去做,更要看他做的次数、质量,以及其他人对学生的认同度。”通常社会实践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校组织的,比如每年假期的阳光之家、敬老院探望等;另一种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包括学生义卖等。
同样,虹口区继光初级中学几年前就推出了“社会公益挂钩中考推荐”的政策。不仅学期末学生评语要参照学生的“公益劳动服务卡”上的社区服务记录,4年内社区服务未满时的学生将无缘被推荐升入重点高中。只有完成60小时定额的学生才能进入推荐直升重点中学的名单。而且“临时抱佛脚”行不通,学校在考核学期是否具有推荐资格的时候会看学生是不是长期坚持参加公益服务,即把60个小时合理分配到初中4年中,而那些希望在一个学期赶完公益活动定额的学生,其公益服务成绩将得不到承认。
“品行”列为重要标准
不同的高中学校所需要的学生也不尽相同。民办进华中学校长陈国强说,上海的中学自主招生改革还处在摸索阶段。“不同学校因为其不同的办学目标,提出的推荐生标准也不同。但是,越来越多的高中已从单一地考察学生的学业以及竞赛成果转变为提出综合素质的多元化要求。”
相应地,进华中学在推荐优秀学生的时候会“投高中所好”,根据各校不同的特色来推荐。“学生四年的学业成绩以及是否具有学科优势,是首要的推荐依据。其次,就是看学生是否具有领导气质和潜力,比如能否连续四年坚持在学生干部岗位上为其他学生服务,或者对他人起到领头人的作用。”陈国强说,学校在考核过程中会特别注意学生是否因为功利心而去谋求一官半职。
在华政附中,被推荐的学生采取品行一票否决制。校长潘敬芳说,按照学生的学业成绩排名以及竞赛等学科表现来推荐学生,受到的争议最小,也最容易操作,但不能表达学生的综合水平。“学校把学生品行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也是希望学生要学习学科知识,更要学习做人。”品行考核还包括了品德、同学关系等多方面。
推荐的学生名单全校公示前还会经初三所有科目任课老师的认可。“任课老师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人,评价也会更客观和公正。”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