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自行车的推出,缘于老式小区楼道整治。除了垃圾杂物,老式小区楼道里堆得最多的就是居民家中闲置又舍不得扔掉的“老坦克”。自行车虽然平时用场不大,但买菜,跑邮局、银行、大卖场什么的还是很方便。不少居民说,每月花7元钱将“老坦克”放进车棚,不划算。
出于安全和环境的考虑,街道一直在考虑如何处置这些楼道中的旧自行车,公益便民自行车项目使得楼道堆物的顽症得以突破。“我们鼓励居民将旧车捐出来,有需要的居民只要借公益自行车就能出门办事了。这为‘睡眠’自行车找到了一条出路。”虹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余双说,今年首批50辆街道出资购买的公益自行车在中原小区等三个居民区投入使用。这种厂家专门定制的公益自行车的尺寸为24英寸车型,轮胎是实心的,不用充气,也不会爆胎。小区志愿者负责日常管理。志愿者刘慧莉说,由于来借自行车的大多是到附近办事,周转很快,试点一个多月来也没有发生过夜不还的。
公益自行车推出后,居民们悄悄处理了楼道里的“休眠”自行车,不少居民将旧车放在小区专门的停车棚内,有别的居民需要也可以借用。余双说,今年街道在另外三个小区再推50辆公益自行车,还要引导更多的居民将家里的二手车捐赠出来,政府象征性做些回收补贴,这样不断扩大公益自行车的数量,争取尽早在全街道推广。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