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时,在位于浦东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国家海洋局与上海市政府举行了欢迎仪式,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副局长陈连增、上海市副市长沈骏等出席。
我国第28次南极考察历时163天,总航程约28000余海里,共执行47项科学考察、工程建设和后勤保障任务。
本次考察队在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1。这是南极内陆首台可远程遥控,具备指向跟踪和自动调焦功能的天文望远镜,也是南极目前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它配备了目前国际上最大的单片CCD相机,像素达到1亿(10K×10K),一次曝光可覆盖约4.3平方度的天空,相当于18个月亮的大小。AST3-1将实现全自动运行,通过连续监测银河系内上亿的恒星来搜寻太阳系外行星。地处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的昆仑站,因视宁度极佳等因素,被论证为地球上最佳天文台址。从3月中旬冰穹A有黑夜开始,AST3-1投入试运行,情况良好,待进入极夜期后能不间断地观测,成为地面上独一无二的望远镜。
28次考察队还完成了昆仑站深冰芯钻探孔100米导向管的安装,并钻取了顶部120米的冰芯——一本对冰川学、气候学研究提供珍贵史料的“天书”。这是我国首例深冰芯钻探,也是国际上在冰穹A地区的首例深冰芯钻探。本次考察也是我国“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专项”的试点航次,首次在南极半岛海域进行大规模的大洋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