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萝卜干是一种独具常州地方风味的传统土特产品。数百年来,以咸中微甜,纤细脆嫩,馨香诱人的口味而享誉海内外。
据史记载,常州萝卜种植和萝卜干腌制技艺始于宋代,其中最有名的则是常州新闸红萝卜。据民国16年的《武进年鉴》记载,当时的怀南乡、怀北乡(今北港、五星、新闸一带)已种20万亩红萝卜,且总产量达到600万担之多。而历经数百年,萝卜干腌制技艺亦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据说清代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来常州,常州名士刘纶均伴驾皇上。最后一次离开常州府第时,乾隆由于吃了些地方风味小吃,有些腹胀。刘纶便差常州府台买来少许常州萝卜干,让皇上当点心慢慢咀嚼,几块下肚竟神奇般地通气了。乾隆大喜,回宫后便指定常州萝卜干为消食贡品。每年要常州府特供。明清二代,常州萝卜干一直被指定为贡品,
常州西门外新闸镇的红皮萝卜,皮色鲜红,圆整光滑,肉白细密,味甜脆嫩。种植这种红皮萝卜,都要按照一整套规范生长过程操作,即与特定育种基地,特定地块、区域、有机肥基地有密切关系,缺一不可。此外,种植常州红皮萝卜,一般实行轮作制。即在一块田地上,让常州红皮萝卜和其他作物轮换种植,以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的侵袭,且实行轮作的常州红皮萝卜肉质结构明显好于不实行轮作的同类萝卜。
常州萝卜干腌制的传统工艺极为讲究,配料是包括小茴香、甘草、桂皮、丁香等多种中草药炒熟搅拌而成;具体腌制操作由选料、切片、闷腌、上料、翻身、成品装坛等过程组成。常州最负盛名的是陈氏家族制作的“玉蝶”牌常州五香萝卜干、新闸制作的“新闸”牌萝卜干及五星街道黄传海、黄国民父子制作的萝卜干。
常州萝卜干在2010年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