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1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蓝阳光》里的城市日出
苗雨时
  苗雨时

  上海诗人徐芳的《蓝阳光》,它以非常简单的意象材料,但却非常有诗意的动态变化为基本特色:在今早与昨夜之交,天边一片朦胧,空中悬半轮明月,雨后一阵春风掠过,小水洼里泛起层层涟漪。“晨曦初醒”,诗人俯身地面,等候日出。这时刻,只见在“高高挂出的白衣裳”间,闪现出一朵蓝色的花,犹如一位少女,“伸腰歪脖”,在风儿掀起一角的瞬间,“踢出了一条腿”,并且在“兀自地手一指”之际……“呜呜嗡嗡”,一缕光芒从天滑落,她“吹着口哨”,沾着“露珠”,在周遭一派“蓝幽幽、灰蒙蒙”的氤氲中,款款地缓步走来,从高到低,从小到大,正当要洒向人间之际,一不小心,却“卡”在楼房的夹缝间、对面的窗台里,这里诗人用了网络常用动词“闪”,哦,却是“‘闪’不出来了”,可也退不回去!但是,她毕竟来临了,花木己感觉到她的声息。于是,海棠花争相绽放,“一盏又一盏”,“像还没来得及熄灭的街灯”……

  古今诗歌写日出的很多。在海上,在山中,在江边,或辉煌,或壮丽,或秀美。但像徐芳这样写城市晨光的,却并不多见。在诗中,阳光被拟人化了,赋予她曼妙的身段,而且是那么轻盈、纯净,甚至带几分稚气,她静静地、悄悄地,踅进社区,却又那么纤弱与艰难,她穿行在楼宇间,躲躲闪闪,一不小心,便被“卡”在窗台上。然而,她的到来,仍能唤起花木的苏醒。这表明太阳的神奇与伟大,即使在钢筋水泥中,也寻求插足落脚的所在,播撒它的光热……

  此诗的突出特点在于:观察得细腻、体验得真切。诗人用眼、用心贴近太阳,把生命与阳光融为一体。“蓝阳光”,不单纯是主观的投射与幻化,而且是主体对客观的曲折的发现与体认。因此,不仅日光宁静、安祥、和煦,而且诗人的心境也恬淡、澄明、敞亮。

  诗境里的上海之晨,跃然于纸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评论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九安专版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彩票看点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地产新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6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0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纵横之间
国人体质辨
《蓝阳光》里的城市日出
我和947
秦岭-华山系列
近游录
怀念一个旧书架
学会微笑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蓝阳光》里的城市日出 2012-05-17 2 2012年05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