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太高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对此,群众意见很大。要管住“三公经费”,也早就达成共识。关键,是怎么做?
昨天,国务院公布了《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将从10月1日起施行,用行政法规当“紧箍咒”,是控住“三公经费”龙头的最好办法。
要管住“三公经费”,关键是卡住“两头”:一头是事先,即预算编制。即用尽可能细致的规矩,按从严从紧的原则,来制定“三公经费”的支出计划;一头是事后,即决算审查。计划定得再严格,也总会有人想“突破”,因此,事后的监督检查必不可少。
除了上级政府要严格监督检查外,更简便、更可靠的办法,是公开、透明,“三公经费”的预算、决算情况,都要向社会、公众公开,并且,公开的“三公账本”,越具体越好,不能让人云里雾里,看不清、辨不明。
当然,一旦发现有违规现象,要依法惩处,对于习惯了“大手大脚”的为官者,要增强法律法规的威慑力。
只要卡住“两头”,管住“三公”就大有希望。
(相关报道见A2版·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