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9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会向往一座赝品“凤凰古城”
周东飞
  周东飞

  一个拟投资55亿元人民币,完全模仿湖南湘西自治州凤凰古城而建的新镇“烟雨凤凰”将于年内动工,以解决日益增多的游客与凤凰古城接待能力不足的矛盾。

  花再多的钱,模仿得再像,再造出来的终究只能是一个赝品“古城”。沈从文故居中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包含了足够的历史文化密码,等待游客的解读。尽管只有6公里的距离,再造出来的故居作为新镇的一部分,哪怕是一模一样,也很难使游客“入戏”。中国当下的旅游业中,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新建再造的“假古董”。前不久,河南“梁祝故里”和山西“孙悟空故里”先后宣布“烂尾”,再一次见证了旅游产业“假古董”模式的失败。

  当地解释,新上这样一个项目的目的,是要解决游客太多与古城接待能力不足的矛盾。在不少景点为门可罗雀叹息的时候,这实在是一个甜蜜的烦恼。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任何景点的接待能力都不可能是无限的。故宫、长城这些文化遗存的苦恼,比起凤凰古城来一点也不见得少。但是,可以用克隆一个故宫、山寨一段长城来解决游客太多的问题吗?不能,因为谁也不能把游客当作傻子来糊弄。刘姥姥把穿衣镜中的自己当成“亲家”,那是因为她没见过镜子的缘故,如今的游客决不是刘姥姥的水平。

  尽管凤凰古城运营方负责人说,“这并非建设简单的配套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但笔者更倾向于认为,所谓克隆一个凤凰新镇指的就是为凤凰古城建设新的配套接待设施。作出如此判断的依据在于,第一,凤凰古城的运营方不可能不了解游客对于“假古董”的深切厌恶,因此也就不可能眼睁睁地往亏本赝品的火坑里跳。第二,凤凰古城的承载能力的确已经达到极限,它需要把游客接待和娱乐的功能转移出去,以突出和保护古城的本质魅力。

  作家冯骥才在提及凤凰古城时说:“如今的凤凰更像一座五光十色的娱乐城,一个土特产的露天超市。”实在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凤凰古城所面临的危机,古城原本应该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如今却被过度的商业开发榨干了精气神。解决之道,应当是剥离过度的经营职能,将更大的空间留给历史文化的保护。游客的食宿、旅游产品的经营、演艺、酒吧、游乐等等活动,都可以迁移到仅在咫尺的新镇,让真正的凤凰古城得到喘息的机会,让幽远淡泊的边城气息早日归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再建一个“烟雨凤凰”也许算不得什么坏事。即便如此,网友对于山寨“古城”的指责,也说不上过分。凤凰古城的运营方大可将其作为警示和劝告来接受,因为这些话说到底出自真正的消费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9版: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B02版: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康健园/保健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谁会向往一座赝品“凤凰古城”
在价格战之外下功夫
媒体视点
愿中华艺术宫和市民多亲近些
能见风雨吗?
“迷宫煤矿”是如何炼成的?
网络时代爆料应是一项“技术活”
新民晚报评论A03谁会向往一座赝品“凤凰古城” 2012-09-03 2 2012年09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