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9月1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庙会是种慢生活
徐城北
  ◆徐城北

  【作者简介】

  徐城北学者、作家、演说家,关注领域为京剧、民俗、电视文化与京城文化。出版各类作品70余部,追求好玩、好看之外,再加一点文化思索。代表作有《京剧与中国文化》《老北京》三部曲、《梅兰芳》三部曲、《字号文化》三部曲。

  五十年前,我还在北京一个古老的中学读书,它有两面旗帜照拂着我们这批男生。一位是老舍,他是1912年的高中毕业生。另一位则是曹雪芹,他是我们中学在旧学时代的校工,《红楼梦》或许是他在工余琢磨出来的。我们的课堂是一所讲究的四合院,这四合院的原主人则不很光彩,他曾经是穿经明朝到清朝的一员降将……

  我记得1960年高中毕业的前夕:下午放学,值日生在打扫教室,班长则一声呼喊:“今儿是白塔寺,去的人一路纵队……”刹那间,教室空了,值日生叹息着,从地上扶起那东倒西歪的课桌课椅。

  穿越白塔寺那巨大的山门,里边人山人海。沿着中线是中路,中路上人并不多,东西两路反而层峦叠嶂,买卖是一层接一层,游人则也是密密麻麻。没等班长再发话,同学们就各奔前程了:有的去看戏,有的去听评书,有的去吃灌肠或老豆腐,有的则在猫狗鸟兽市场中穿梭……看到天色将晚,同学各自回家,趁晚饭前把功课做完,还要保证不错。等晚饭后再洗把脸,然后进行总复习……高中毕业后,同学中功课杰出者直升清华北大,一般者在高校也有位置,再不济者进工厂早早学徒,等他的同班同学大学毕业,自己也许成为“八级工”的“老师傅”啦。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原来的中学举行校庆,同班的学生都回到母校。老师拉着上下一看:“行啊,各个都全须全尾,不缺不残,我没别的遗憾啦!”同学们聚会喝酒,第一个发言是:“离开学校这些年,最让我惦记的,是当初下午排着一路纵队去白塔寺逛庙会!”

  啊,庙会!原来的班长发言。他拄着个铁棍子站了起来,唐山把他的腿砸折了,家属也死了,于是他又重组了新的家庭,自己又站起来,还是一个响当当的男人!我坐在他的对面,仰望着他,真佩服他,他还是我们的班长!

  班长开始发言。“我没能念大学。但唐山地震让我补了课。我觉得这比念清华北大还要过瘾。地震后,我被救到医院,我躺在急诊室那简单的床铺上,我疼么,当然疼!我想嚷么,当然想嚷!但我终于一声没吭!我想起了母校,甚至想起了庙会!我想起庙会上支起的大戏棚子,想起那些都在演的戏!就在这一刻,我大着嗓门唱了起来:‘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啊’!同学们知道,我唱花脸学的是裘盛戎,可我在庙会上哪儿看得到裘盛戎呢?我在庙会上先简单学了这段唱的腔,以后买了他一张唱片,才最后学会的。您想想,包龙图对面的,是比他强大得多的势力——有陈世美,有龙国太,有他的新结交的皇亲国戚……但包龙图不畏权贵,愣是把皇帝的姑爷给铡了!至今,我也没看过裘盛戎的演出,但是从庙会间接得来的这个印象,却帮助我战胜了一切困难,从死亡的边缘一直走到了今天!”

  同学们噼噼啪啪鼓起掌来,当年的老师走近了他,跟他还来了个拥抱。这礼节在我们男校是破天荒的。原本大家准备请他吃一顿,最后是班长客气,只答应集体去到护国寺小吃店,吃了一点灌肠与艾窝窝。班长跟我们说,这护国寺原来也是个庙会,规模比白塔寺一点不小。如今庙会没恢复起来,倒是它门口的这家小吃店名声大扬,连续在别处开了几家连锁店。班长哈哈一笑,说“这才是正轨了。真把城市里稀缺土地都重新盖了庙会,就太可惜了。只要让我们这些游览过庙会、并且得了它真谛的人,重新缅怀一下它的好处,那就足够了,是吧?”

  我又重新回忆起庙会来。那真是一种儿童的心境,是一种蓬勃多发的契机。班长如今户口在北京已经出缺,但在我们同学中他的位置还在。甚至,他还是我们的班长。城市如今高速运转,昨天让我们忘记前天,今天又让我们忘记昨天。但,老这么高速下去是不行的,我们记着城市中的庙会:它那里风水轮流转着,小吃摊永远是那老几样,说评书永远是那老几部,听书的人昨天在哪儿乐,今天还在哪儿乐,上一辈子在那块地方作艺做活,下一辈仍然在此守着他那两条板凳。在庙会上无论做什么,节奏慢了,人们的关系也不太变了——昨天彼此抱拳称呼“哥们”,今天还得这么称呼。昨天的关系、理念到了今天,有些确实变了,但也不可能一下子都变。就说我们班长,他如今折了一条腿,严格说属于残疾人了,但他的思想不残,反而更健全了。谁能不敬仰这个拿着铁棍子一拄一拄着不断前行的人呢!

  过去北京作为大城市,其中大房子中住着大人物,他们整天忙自己的大事与急事,唯独庙会是忙碌“慢生活”的场所:某旬的第几天,在某寺举办某庙会,几十年都有定规,雷打不动。即使有要去参与庙会的大人物,也经常要把原来大事急事忙碌出一个“段落”,让自己重新变成一个干干净净的闲人,才肯进入庙会去尽情潇洒。等参加完庙会,他把身子一抖——把庙会上取得的那份轻闲全然抖落,又恢复了他作为社会人的忙角色,重新踏入他的社会。城市人来回往复着这样循环,庙会岿然不动,它缓和劝导着世人,尽管外界变化日大,可你内心力求平静。也唯有这样,无论对人对己,才是最最合算的呢!所谓慢生活,将会给人带来无尽的益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A09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旅游特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庙会是种慢生活
我的哈萨克叔叔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记忆B07庙会是种慢生活 2012-09-16 2 2012年09月1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