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0月5日专电 今年“十一”黄金档,多部国产大片携大制作、全明星阵容强势登场,给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的饕餮盛宴。但业内人士指出,虽然节日整体票房一路走高,但国产大片“混战”国庆档的背后却藏隐忧。
每年的国庆档都是国产大片的“兵家必争之地”,今年的竞争尤为激烈。9月中旬上映的《白鹿原》在“十一”黄金档表现依然不俗,此外《太极1:从零开始》《铜雀台》《危险关系》《二次曝光》等陆续在国庆节前夕上映,台前幕后的阵容都堪称豪华,掀起票房激战。
上海影城值班经理韩敏告诉记者,长假前半段,许多市民外出旅游、走亲访友,导致上座率不太理想,部分场次甚至只有10%左右。而从4日开始,来看电影的观众越来越多,下午和夜间“黄金”时段的上座率基本都过半。因为上海影城长假期间中午12时前的场次都有票价优惠,所以上座率也不错。5日上午10时半的《铜雀台》达到满座。
和扎堆上映的国产片相比,进口片显得形单影只,但票房吸金力却不容小觑。一部是国庆前夕上映的科幻动作大片《环形使者》,另一部则是将于10月7日长假最后一天杀入的好莱坞大片《飓风营救2》,这使国产片面临前后夹击。“虽然今年国庆档上演的是国产片‘围剿’进口片,但从单部影片的票房表现来看,《环形使者》仍然要比大多数国产片都好。国产片要真正赢得观众,在讲故事和拍摄手法上仍然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韩敏说。
院线人士预计,虽然国庆档整体票房走高,但是摊到每部国产大片上的票房却并不会太理想,收回投资成本的压力巨大。实际上,近年来国产片上映总是存在冷热不均的问题,每逢重要档期就扎堆抢滩,而平时淡季却是进口大片一统天下。业内人士建议,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档期协调机制,各部影片避免“撞车”,才能真正实现市场共赢。
(张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