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陕西河南文化艺术博物巡览~~~——陕西历史博物馆何家村出土文物展观感
     
2012年10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陕西河南文化艺术博物巡览
古都遗宝 再现盛唐风尚
——陕西历史博物馆何家村出土文物展观感
黄伟明
■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堂的壁画,再现了大唐兴盛时期的景象
■陕西历史博物馆外景
■素面提梁银壶
■桃形忍冬纹镂空五足银熏炉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鎏金双狮纹银碗
■掐丝团花金杯
■素面短柄三足银铛
■鎏金鸿雁衔绶纹银匜
■陕西历史博物馆何家村出土文物展内景
  ◆本报记者  黄伟明  文/摄

  都说到了西安全是古代形象,现在虽不尽然,但作为多朝古都,历史给西安留下了太多的痕迹,商周青铜器、汉唐金银器以及历代的陶俑玉器、壁画雕塑,无论是地上地下文物还是家传宝藏,都承载着中华的过去。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就让我“穿越”到了那个繁华得令人惊叹的大唐盛世。

  【华夏宝库  诉大唐兴衰】

  此次专题展中所展览的300多件文物均经过了专家的精挑细选,多半都是第一次出现在参观者面前。当我看到这些精美绝伦的展品时,不得不感叹隋唐时期的艺术实在太过发达了,试想一千多年前,人们已经结合中西艺术工艺打造的银碗,会用在玛瑙杯表面镶上黄金兽首,甚至连水壶上都雕琢了各种精美图腾,这背后的财力人力都不容小觑。不论这些珍宝的主人是谁,这些器物的数量和精美程度都证明了“挥金如土”一点都不假。 

  除了件件别致的器皿,几幅画卷也让我看到了更具象的唐代生活。画中的宫殿无不金碧辉煌,画中的歌舞伎姿态婀娜、衣着华美,一旁还能看到男性与胡人载歌载舞,足见盛唐的自由与开放。另有一画则描绘了唐诗中所言“长说承天门上宴,百僚楼下拾金钱”的场面,这样的故事只有出现在盛唐才不会让人觉得奇怪吧!尽管知道正是这样的奢靡浮夸让大唐走向了灭亡,但这些展品还是让我强烈地感觉到,隋唐真不愧于“盛世”二字的赞誉,也正是那样敢于开放,敢于创造的唐朝人才能留下如此大气张扬的举世珍品。

  【千年古都  欲怀古不易】

  这次来到西安,除了古城墙和钟鼓楼,我几乎没有感受到自己正身处一座千年古都,高楼林立的现代气息冲淡了这里原该有的古韵。不过,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馆舍在外观上设计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错落有致,雄浑庄重,将民族传统、地方特色体现了出来。虽然仅是仿古,但鉴于现存的唐代建筑本就不多,这样的“复古”总算也能让我“望梅止渴”一下了。 

  时下“汉风”、“唐风”的复古潮流兴盛,不少人提倡穿汉服、唐装,希望能再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这一点我也认同。想起最近苏州有位女大学生坚持穿汉服却被人评价为“异类”的事,实在让人遗憾。不是要提倡人人穿古装,但这些潮流毕竟能让许多现代人了解老祖宗传下来的民俗,至少证明还有人愿意去继承这些传统文化,有什么不好?同样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与保持古城风貌也不是对立的。如果在城市规划时,能在保证功能现代化的同时,多融入一些符合城市形象的古典元素,不也是一种文化保护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新闻
   第A06版:深度报道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拍卖指南
   第A09版:拍卖专题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国家艺术杂志/创意广场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04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连载
古都遗宝 再现盛唐风尚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B01古都遗宝 再现盛唐风尚 2012-10-06 2 2012年10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