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我刚工作,外地来单位培训的一位师弟受朋友之托,要我买些本市生产的成套火柴。几经辗转,终于找到火柴厂的门市部。面对这些和邮票一样美丽,题材更为丰富、价格更为低廉的火花,我着迷了!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曾花近一个月的工资购进一枚T46猴票,遭到父亲的严厉责备。不久,集藏火花开始“发烧”,此时父亲已离世,我“不计后果”又来了回“大手笔”,以几分钱或几毛钱的单价购进一批上世纪30—40年代的卷标和“文革”花。时至今日,这批火花的回报率竟高于这枚“猴”票数倍,这是始料未及的。
我并没有夸大火花的投资价值而贬低邮票的意思。设想花同样的代价,当时买进的是价格更高些、年代更远些、在国内存量更少些的清末民初日本在华销售的“客花”,那就非这般情景了。
火花投资,同其他收藏品投资一样,除了眼力、机遇外,应有平常心,少一点功利性。而“眼力”或多或少要付出学费的。大多藏家当初集“花”并没有投资的理念,到现在,那些早期火花增值岂止百倍千倍。真是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啊!
不经意间,与火花已有近30年的“感情”,难以割舍。火花收藏的益智、怡情、增值、交友等功能随着时光的流逝不断凸现。对我来说,火花还圆了我的写作梦,有500余篇收藏文章见诸报刊,出版了5部火花专著。这些稿费也是火花为我带来的财富,属于意外的惊喜。也许这也是我心神系之、乐此不疲的原因之一吧。 郭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