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弊的人少了
四六级为何玩“变脸”?主办者的解释是为了考场更安全,杜绝作弊。前后桌的考生,卷子不同,想偷看也无从下手。今年底四六级考试开考之前,公安部门还加大了“严打”力度,网上到处张贴的“枪手”信息被删除了许多。参加完考试的同学们也反映:“考场以前也能不时听见手机震动的声音,这次考下来好像没有。”有一点是很多学生一致认同的:这种多卷的形式,作弊的人就少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次四六级各考场均出现了许多空位子,缺考者明显增多。
有人曾比喻:现在的四六级堪称大学生的“高考”,而且对很多学生而言,这种累死人的考试还不止一次。四六级是面向全体本科生、专科生的考试,目前,全国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已经超出2000万人,除部分博士、硕士,每次考四六级,全国有数百万考生报名,规模越来越大。昨天在松江大学园区的几个考点,几名学生告诉记者:“没有四级成绩,就拿不到学位证书”“没有六级成绩,根本就进不了好单位。”于是,由于考生人数众多,总会发生考场舞弊事件。防止作弊一直是主考部门大伤脑筋的事。
四六级难以降温
除了防作弊,四六级“变脸”有着更深的背景。实际上,近些年来,国内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希望为四六级“降温”,高校不要将学生的学位证书、毕业证书与四六级成绩挂钩。为此,四六级改革不断——先是由成绩报告单代替合格证书,随后又对卷面分值重新划分,到如今需贴上条形码。
虽说现在的四六级没有了合格线,但时下有不少高校,自行设立合格线,四级未过校内的合格线,学生就拿不到学位证书。此外,诸如“国家公务员”考试等重要的求职测试,也对四六级英语有所要求。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小旭同学对记者透露,今年大学生就业市场偏紧,不少用人单位甚至提出了四六级“硬指标”:凡500分以下者不予以录用。
记者在考试前一天浏览校园网及微博发现,有许多学生在网上感叹:“如果是‘世界末日’,就不必考四六级了。”话虽如此,但同学们仍踊跃参与,有人即使过了校内合格线,还是一考再考,希望分数不断创新高,便于找工作。这部分考生被称为“刷分族”,占了相当大比例。据了解,昨天缺考者多数是“刷分族”。
也只是改变规则
考试结束后,记者问考生有什么区别?多数学生回答:“没什么区别,就多贴了个条形码”、“和同学对了下题目,好像两套题难度差不多。”几名“刷分族”却对记者说:“考来考去,就是做题,感觉自己的英语水平还不如高考那个时候。”
有专家指出,眼下四六级证书难以呈现学生整体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一味强调证书而非注重实际能力只会让“哑巴英语”现象继续下去。未来,我们的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应着力让学生掌握真实的语言本领,而仅仅改变一下四六级的规则,虽保障了公平、打击了作弊,却无法改变“高分低能”的现实。
本报记者 张炯强 实习生 郭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