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好吃/吃遍中国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2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百年石龙,岭南古镇老味道
小曲
  文图/小曲

  东莞的石龙镇,自古河网密布水陆发达,明末清初以来,这里成为广东著名商埠,活色生香。如今它寂静安于一隅,满是繁华落尽的沧桑美。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我站在东莞文化广场路边,等待去石龙小镇的LG1路车。明清时那里可是声震岭南、荣耀八方的重地,与广州、佛山、顺德陈村并称“广东四大名镇”;一百多年前,更是酒肆林立,船只如梭,无数的人像我一样远道而来,翘首以待要去往传说中食色生香的地方。

  “斌记”赏云吞

  乍一眼看上去,石龙镇与中国现如今千篇一律的镇子并无太多不同,毫不惊艳,甚至在热闹的市口也有大型快餐连锁店,生意很是不错。但若能坚持不向全世界都一个样的速食低头,继续前行,看见一棵巨树擎天,树下是座久未居人的骑楼,便知道中山路到了;而这一路下去,将有无数可口美食和小吃,犒赏你的那一点点坚持。

  中山路建于上世纪初,由原名东禄元、西禄元、沙边街、三角市、万胜街等蜿蜒小街组成,全长1435米,宽15米,两边布满华美骑楼。1923年4月,孙中山挥师东征在如今的中山路这一带设立大本营和行营,后来为了纪念他,这些小街统统改名成中山路。

  “斌记”门口坐满了人,一口大锅烧得热气腾腾,一碗云吞只要五块钱,煮云吞的大叔一碗接一碗地往外递,生意好得简直没时间抬抬眼。

  云吞在石龙有着悠久历史,好吃的云吞经得起时间和当地人味蕾的检验,必须从皮到馅全部人工手作,这样才能皮薄馅靓,与齿间相碰才能产生令人愉悦的弹性。

  “斌记”已经开了有30多年了,它的云吞馅中加有胡椒,将肉的鲜美激发出来;再浸入葱花、生抽和骨头汤中,口感尤其惊艳。我坐在当地人中间,和他们一起头也不抬吃得“唏里哗啦”。

  同桌人从小于这附近的窄巷中长大,她告诉我,石龙老街上的云吞店不少,只有真正好吃的才能存活下来,除了“斌记”,还有“姚记”、“面之家”以及石龙西湖酒店往河边行一百米左手边转角忘了名字的一家;“朝阳面馆”的云吞捞也很正,但更正的是它家早餐时的糯米饭,去晚一定卖光了。

  起身抹嘴,意犹未尽,临走再打包一斤生云吞:18块。

  老时光留得住

  中山路尽管样貌破败,但仍能在斑驳陆离中想见它当年繁盛:茂华烟铺、王珍金铺、郭忠成金铺统统是西式建筑风格;民一布厂曾拥有近百台织布机,标志着中国工场手工业向现代工业发展的那段光辉岁月;恢宏如城堡的当铺,甚至还有站岗放哨的瞭望台……

  石龙像一位沧桑老者,什么大场面没见识过?如今上了岁数,但有个盛年时保留至今的习惯,就是还讲究点吃喝,绝不马虎。

  中山路如同鱼骨,两侧延伸出无数幽深不知去处的小巷,其中一条,叫百花南路,路口有家卖鱼丸、鱼糕的铺子,经营了几代,每天就那么点量,卖完就收拾竹匾器物打烊,只留来晚的顾客站在空摊前舍不得走,咽着口水继续张望。

  走过去几步路,就是热闹的农贸市场,出售山鸡、兔子、水鸭、清远农家阉鸡和各种我叫不上名的渔获,杀鹅宰鱼忙得不亦乐乎;路边晾挂无数腊肠、腊肉,它们之间因肥瘦的配比多少又有无数分类、适合不同料理,说实话,我到现在都没搞清楚,但当地主妇觉得这是个大问题,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一顿饭的口味成败全在于此,所以她们细细挑选,认真察看每一根的颜色和肉质纹理,决不肯马虎。

  每个细节都重要

  广东人真心热爱研究吃喝,石龙这里尤甚,由于祖上曾有过好日子,一些关于饮食的细节至今袭承。

  许多人的早餐,定爱吃电池厂对面的瘦肉炊米粉,或者明德小学斜对面的七小炒粉,客似云来,生意兴隆,晚一点就没了口福;饭余的甜品,定要去永成糖水店,老字号,几代人的口碑;买零嘴,爱到太平路口的根记,蜜饯瓜子糖果,打小就馋他家的话梅和橄榄;当然还有李全和的柚皮麦芽糖,用来夹饼干,真正属于石龙的老味道。

  中山路边上的竹器街自清朝初年就相当出名,这里卖出的竹器做工精细,坚固耐用,家家户户厨房灶间必备,当时从业者有三千之众,后来因为金属和塑料厨具的出现,渐渐只剩寥寥数家了。

  罗菊花和老公就在街口的“龙记”卖了几十年竹蒸笼,大大小小无数种,从年轻姑娘到孩子他妈,她熟知当地人厨作所需的一切竹器:竹箩、竹篮、竹盘、竹筛、竹笼、竹碗……每一种都有严格细分:那个矮胖的,是用来逮鱼的;这个细长的,是用来捉黄鳝的……

  “说到黄鳝,小竹园的黄鳝饭不错,街对面的‘和庆’有个冰镇鳝片,也挺出名,不过它家很快要搬走了。”

  其实,比黄鳝更出名的是“和庆”的痘皮鸡,远近闻名,许多人骑一个多小时摩托也要过来尝一尝。其实,鸡的做法一点也不神秘,是粤菜中白切鸡最普通的一种,因为吃的是鸡肉的原汁原味,所以品种、火候以及酱料,决定了一盘痘皮鸡的成败。

  广东有“无鸡不成宴”之说,可想而知鸡在石龙的地位那是相当高。就在竹器店不远处还有另一家声名赫赫的“奇香鸡”,据说是获过中国饭店协会评选的金牌粤菜。店堂里坐满了人,门口外卖窗口还有人排着队:切半只,带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阳光天地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彩票看点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4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大厨艺坊
   第B14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八百年石龙,岭南古镇老味道
四川奇葩甲天下
新民晚报好吃/吃遍中国B12八百年石龙,岭南古镇老味道 2013-02-28 2 2013年02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