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晚上摆摊卖猪排,凌晨回家练拳击。90后上海小伙竺奕骏,日复一日坚持着、憧憬着——~~~
晚上摆摊卖猪排,凌晨回家练拳击。90后上海小伙竺奕骏,日复一日坚持着、憧憬着——~~~
晚上摆摊卖猪排,凌晨回家练拳击。90后上海小伙竺奕骏,日复一日坚持着、憧憬着——~~~
晚上摆摊卖猪排,凌晨回家练拳击。90后上海小伙竺奕骏,日复一日坚持着、憧憬着——~~~
晚上摆摊卖猪排,凌晨回家练拳击。90后上海小伙竺奕骏,日复一日坚持着、憧憬着——~~~
晚上摆摊卖猪排,凌晨回家练拳击。90后上海小伙竺奕骏,日复一日坚持着、憧憬着——~~~
晚上摆摊卖猪排,凌晨回家练拳击。90后上海小伙竺奕骏,日复一日坚持着、憧憬着——~~~
     
2013年06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晚上摆摊卖猪排,凌晨回家练拳击。90后上海小伙竺奕骏,日复一日坚持着、憧憬着——
“功夫猪排”撑起拳坛星梦
关尹
■ 晓龙拳击馆的“名人”——竺奕骏 本报记者 周国强 摄
  本报记者 关尹

  “砰,砰,砰”,竺奕骏的两个拳头连续交叉砸下去,一块肥硕的猪排慢慢舒展开来。他开心地咧咧嘴,又拿起下一块……

  23岁的上海小伙竺奕骏是临汾路彭浦夜市“猪排掌门”的掌门。别人敲猪排用酒瓶,用刀背,用榔头,他用的却是拳头,显得那样别具一格。“功夫猪排”的绰号,也由此不胫而走。

  结束六七个小时的生意后已是凌晨两三点,他还要坚持一个小时的训练,他一直憧憬着未来有一天能做一个职业拳击手。在竺奕骏的身上,有着不一般的坚持,不寻常的梦想。

  猪排掌门

  有微博 有粉丝

  “猪排掌门”的招牌前,总是排着十几人的长队。竺奕骏显然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他头也不抬,手起刀落,熟练地将一块炸好的猪排切成五段,抄入饭盒,再倒上一圈辣酱油,“十五块,谢谢。”

  竺奕骏从不避讳他的中专学历。他学的是国际航运管理专业,毕业后却在路边发过传单,在大卖场里做过销售,发现既辛苦又看不到前途,曾经为此迷茫了好一段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身为“吃货”的竺奕骏在临汾路夜市发现了卖炸猪排的商机,眼前一亮。

  那时的他,对炸猪排还一窍不通,只是凭着一股直觉,认为“值得一试”。他向五星级酒店当厨师的同学请教做法,还常常跑到铜川路的有名摊档“偷师”。去年10月1日,“猪排掌门”开张。

  90后的生意经不一样。竺奕骏建起自己的新浪微博“猪排掌门-老黑”,时常在上面与客人交流,慢慢有了一批固定的粉丝,一些人还直接在微博上订餐。

  “猪排掌门”的名气越来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好,但竺奕骏清楚地记得刚开始时的窘迫。忙了一个晚上,只卖出二十几块猪排,“最少的一次,我捏着270元钱,在回家的路上吹着冷风,心都凉了。”头一个月,去除所有开销,他几乎入不敷出。如今,收入增加,“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挣到八九千吧。”竺奕骏说,“但会非常地辛苦,累到虚脱。”

  竺奕骏不是专业出身,也并不特别懂得经营之道,但他牢牢记住了一条“一万小时规律”:任何行业,如果做到一万小时,就是专家。“我不止一百次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但最后都告诉自己,坚持,坚持下去。”

  爱上拳击

  没时间 没器械

  如果说,竺奕骏干上炸猪排生意是一次巧合,他爱上拳击这项运动,就更富有戏剧色彩。

  两年前的一天,竺奕骏的表弟想去位于虹口足球场的晓龙拳击馆学拳击,临走时叫上竺奕骏“壮胆”。结果,表弟只是练着玩玩而已,竺奕骏却对拳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拳击馆的主教练杨晓龙,曾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拳击队的队长,上海滩有名的教练。他看到竺奕骏的第一眼,就觉得这个1.83米的小伙子是块好料。“小竺的臂展长,反应快,身体条件特别好,很有天赋。”杨晓龙说,“跟我练了不到一年,他的水平提高得很快。就算那些专业的运动员跟他打,也未必打得过。”爱才的杨晓龙,一个月后干脆免掉了竺奕骏几千元的学费,让他免费跟着自己学。

  最近半年,因为要顾及生意,竺奕骏到拳击馆的时间并不固定,他只能“见缝插针”,或者安排在休息日。但与其他学员不同的是,他每天都会自己主动加练——做完夜市,凌晨回家,“魔鬼训练”便开始。

  没有教练,也没有器械,竺奕骏的训练就在小区花园的亭子里,条件非常简陋,尤其是冬天,四面透风。炸猪排时出过的汗要再出一次,已经湿过的内衣也要再湿一次,风吹过来冰凉冰凉。跑圈、跳绳、做空击、仰卧起坐、俯卧撑……前前后后一个小时,竺奕骏做完这些规定动作才“收工”,洗个热水澡便瘫倒在床上。

  (下转A5版)  

  (上接第1版)

  这样的生活,如果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累”。很多朋友不解,舒服的日子不过,好好的钱不去赚,这样“糟践”自己是为了什么?竺奕骏也问过自己,后来他找到了答案——为的是梦想。“人总要找点自己感兴趣的事去做,就算再苦也快乐……”

  如今,竺奕骏在晓龙拳击馆里已经是个名人,学员们几乎都认识他。“晚上卖猪排,凌晨还训练,我们都知道他的故事。”与竺奕骏同龄,也在练习拳击的杨啸天甚至成了他的忠实粉丝。作为广电传媒专业的大四学生,小杨的毕业作品就是一部名为《10盎司梦想》的纪录片,为此跟拍了竺奕骏三四个月,“越拍越钦佩他,像他这样努力的人,真的是我们90后的榜样。”

  追梦人生

  不放弃 不犹豫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不忙晚上的生意,他可以空出更多的时间练拳击,进步也会更大;如果不练拳击,他可以省下更多的精力去忙生意,赚得肯定比现在更多。

  可竺奕骏没得选择。他爱拳击,却又必须面对生活的压力,只能两者兼顾,哪怕一开始家人朋友并不怎么支持。“对拳击,我是不可能放弃的。”竺奕骏甚至一度对女友说了狠话,“哪怕我们不能在一起。”可他又向对方承诺:“相信我,将来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改善,而且你一定会看得到。”

  如果非要做一个决定,竺奕骏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拳击。“赚多少钱无所谓,能吃饱穿暖就行。”他觉得在拳台上能感觉到真正的自己,梦想有一天成为真正的职业拳击手,而卖猪排只是实现梦想的一种手段和生存方式。“邹市明拿了奥运会冠军又去打职业拳击,像他这样的人都敢于挑战,他就是我们的榜样。”

  竺奕骏从小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训练,如今到拳馆的时间又没法固定,这是他的“硬伤”。但在教练杨晓龙看来,竺奕骏的爆发力强,启动速度天生就快,如果静下心来练,将来还是很有希望打出一片天地。“像他这样的90后还真不多,听话、肯练、懂礼貌、能吃苦,如果不是因为他想自己创业,可以专心打拳的话,绝对会有出息……”

  今年10月,杭州将举办一场国内职业拳赛,杨晓龙打算带竺奕骏参加。也许,“猪排掌门”就会迈出实现梦想的第一步。“我想好了,这段时间把生意稍微放一放,如果比赛打得好,我就下定决心去做拳手!”

  有梦,有追求,才有希望。哪怕卖的只是小小一块炸猪排,依然无碍心中梦想。多少像竺奕骏一样的普通人,怀着一颗火热的追梦的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人物/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功夫猪排”撑起拳坛星梦
相知者,不以万里为远
每月一讲 新民环球讲坛六一开讲
自己画 自己写 童心成长全记录
艺术电影有“外场” 凝聚影迷强“磁场”
报头
广告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功夫猪排”撑起拳坛星梦 2013-06-02 2 2013年06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