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本版列表新闻
~~~——第六十六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影片特别报道
~~~——第六十六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影片特别报道
~~~——第六十六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影片特别报道
     
2013年06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与电影的一线之隔
——第六十六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影片特别报道
于小趴
■ 《阿黛尔的生活》剧照
■ 《天注定》海报
  ◆ 于小趴 (发自巴黎)-->

  5月26日晚上,戛纳电影宫的卢米埃尔大厅被掌声和尖叫声淹没。年仅十九岁的法国女演员阿黛尔·艾克阿切波洛斯和同样年轻的女演员蕾雅·瑟杜在领奖台上泣不成声。站在她们中间的是突尼斯裔法国导演柯西胥。就在几分钟前,评委会主席斯皮尔伯格宣布将今年的金棕榈授予三位艺术家:阿黛尔、蕾雅以及柯西胥。

  欢迎回家

  法国电影再一次获得了本国电影节的最高荣誉,用最出色的一部作品打败了同样出色的另外十几部作品。当法国影片《阿黛尔的生活》(La Vie d'Adèle)众望所归地捧得金棕榈时,流下眼泪的大概不仅仅只有影片的主创,还有失望了太久的影迷以及等待了太久的法国人。

  欢迎回家,金棕榈。

  金棕榈又回到了法国人的手中。他们终于可以心满意足地收起电影宫里的摊位,媒体棚里的摄像机以及沙滩边的声色犬马和纸醉金迷。他们等待的或许不是金棕榈,而是法国电影的回归,是“新浪潮”时期那种热情和爱意的回归。20部主竞赛影片,其中7部属于法国人。而《阿黛尔的生活》的确是所有影片中最特别最优秀的那一部。在它放映之前,伊朗导演法哈蒂的《过往》(Le Passé)得到了许多金棕榈的预测,中国导演贾樟柯的《天注定》也是夺冠热门,后来科恩兄弟也来了,索伦提诺也来了,是枝裕和也来了,有这么多的好电影,这么多的好对手,《阿黛尔的生活》就此横空出世,毫无预兆地把所有的竞赛片甩到了后头,连压轴的贾木许和波兰斯基都不可比拟。

  《阿黛尔的生活》改编自漫画《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讲述一个女孩遇到了另一个女孩。她们相爱了,并搬到一起住,但生活让她们之间产生了争吵和龃龉,于是分离又开始成为了另一种生活。戛纳电影节之前,正逢法国同性婚姻法的生效,因此这部同性恋电影的导演柯西胥不可避免地被问及政治立场的问题。但不善言辞的柯西胥明确表示:不,这和社会议题无关,这只和青春有关,和生活有关。他在领奖时磕磕碰碰的一番话让所有拍电影和爱电影的人都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原点:“自由地生活,自由地表达自己以及自由地爱。”

  生活和电影,仅一线之隔。

  《阿黛尔的生活》不是一个同性恋故事,而是一个关于生活的故事。当一个孩子发现自己之后,她会如何成长。而当她开始和另一个人一起生活之后,她又该如何面对平淡如水的各种挑战。柯西胥用极尽所能的写实镜头让我们看到了生活本身,同时也让我们想起了终将老去的“新浪潮”。整部影片充斥着特写镜头,自然光,环境音,手持摄像机,所有最真实最生活的东西。没有修辞,没有渲染,没有画外音,没有矫揉造作和故弄玄虚。导演花了3个小时的时间把主角阿黛尔的表情、动作和言语都不着一色地表现出来,却不显冗长。它不是一部流水账,而是一条悠长的河流,宛如生活。

  五星电影

  今年戛纳佳片聚集。早在《阿黛尔的生活》面世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众多金棕榈的热门,每一部都是五星电影。《过往》是第一部让观众叫好的影片。以《一次分离》而声名大噪的伊朗导演法哈蒂在片中延续了自己对于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对家庭题材的偏爱,讲述一对4年未见的夫妻为了离婚而再次相聚。妻子,丈夫,女儿,未婚夫,儿子,这些关系微妙的家庭成员,每人都或多或少地隐藏着一段不愿提及的过往。

  相比法哈蒂之前的电影,《过往》似乎少了点伊朗的标签,多了点法国的元素。一个发生在法国的故事,一部说法语的电影。主角们不再是伊朗的中产阶级,而是一群法国的伊朗移民。但法哈蒂的风格犹存。人物之间弥漫着不可名状的对峙,在朴实的镜头之下让观众感到难以消融的压抑。“历史”成为所有矛盾的焦点,回忆的真实性再次受到质疑。究竟过去发生了什么?究竟谁的记忆才是虚假的?有的人选择探索,而有的人选择未来。在《过往》的新闻发布会上,法哈蒂坦率地表示,自己只是想说一个关于历史的故事,而历史并不总是真实的,所以我们才有了这么多的罗生门。

  法哈蒂可以心安理得地参加庆功宴了,虽然影片最后只夺得了最佳女主角,但这位伊朗导演的名字已经真正地被欧洲人列在大师的名单上了。他的发布会大概是除了索德伯格和科恩兄弟以外最受关注的一场,而前二者可能更多地是因为主演们的巨星光环。

  尤其是索德伯格的参赛影片《烛台背后》(Behind the Candelabra)。迈克尔·道格拉斯和马特·达蒙这两位好莱坞影星引起了许多媒体的关注。在这部钢琴家李伯拉斯的传记片中,我们看到了头戴假发,身着亮片服饰的道格拉斯,他拨弄着指间的戒指,和自己的管家及助理保持着暧昧的关系,却一生都要维持大众情人的形象。

  好莱坞式的影片难以在戛纳获得太多艺术上的认同,但道格拉斯和达蒙的表演得到了观众们的肯定。特别是道格拉斯。他用沙哑哽咽的嗓音告诉记者,这部影片好似上天赐予他的礼物,他在得知罹患癌症的时候接到了这部影片,所有的人都等待着他治疗归来,所以这并不只是一部电影,而是道格拉斯对于剧组的感谢,对于生活的另一种荣耀。

  生活。电影。电影。生活。

  这个不断被重复的主题成为五星参赛影片的共同点。科恩兄弟的新片《醉乡民谣》(Inside Llewyn Davis)也是《阿黛尔的生活》出现之前最为热门的金棕榈候选。一个60年代不得志的民谣歌手,带着一只不属于自己的猫在城市间流离失所。他有时回到姐姐家,有时接点小活,有时还要面临做爸爸的可能性。

  这部没什么剧情重点的影片怀着对60年代民谣音乐的无限致敬,把音乐写进了生活里,把生活放到了银幕上。男主角背着吉他,游荡在不同的朋友之间,为生计而唱,为回忆而唱,为时代而唱。他的无奈便是生活的无奈,他的音乐便是生活的音乐。所以,当曲终人散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告诉你,“我很感动,因为这就是生活。”它最终夺得了评委会大奖,这或许是对它的补偿——如果没有《阿黛尔的生活》,它大概就是那部金棕榈,谁知道呢。

  亚洲人的脸

  一部中国电影,两部日本电影,一部泰国电影,两座奖杯。

  这就是今年戛纳电影节对于亚洲电影的赞扬。贾樟柯的参赛影片《天注定》和《过往》同一天放映,一经面世就成为了金棕榈的头号候选。主演姜武每每面对记者都不遗余力地重复同一句话:“我是戛纳的福将,凡是有我演出的影片都会得奖。”不知道是不是“福将”的运气,《天注定》真的获得了最佳编剧奖。影片由四个小故事组成,每一个故事都启发自一个著名的社会事件:无处告状的小村民举枪射杀了他所认为的不义之人;对生活感到厌倦的年轻人通过枪杀获得满足感;桑拿店的打工妹怒杀暴戾的有钱客人;为感情和经济所困的打工仔选择了自杀。

  贾樟柯在影片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个当代武侠故事。当环境变为一场冷暴力的时候,以暴制暴成为了最极端的解决方式。四个故事的主角都选择了一种游离于道德和法律之外的方法,像侠客一般为自己寻求公正。在几处流血的场景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到商业片的影子。导演贾樟柯自己也承认,希望可以通过这部影片使自己获得更多的观众。

  与贾樟柯的改变不同,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将自己的风格进行到底。他的参赛影片《如父如子》(そして父になる)由男星福山雅治主演,讲述两个家庭突然发现各自6岁的儿子其实出生时在医院被对换,当血脉不再成为纽带的时候,他们是否要换回自己的孩子。影片延续了导演对于家庭题材的偏爱,对于温情的迷恋和执着。行云流水的叙事节奏把一个本应该非常戏剧化的故事讲述得云淡风轻。

  事实上,虽然西方观众普遍表示《如父如子》是一部能够获得金棕榈的电影,但作为亚洲观众,我们多少有些疲惫了。从《无人知晓》开始,是枝裕和就不断地重复这份温情:家庭关系的平淡无奇,血缘之间的难以割舍,也许在感动之外,我们也期待一点惊喜。所以,评委会奖大概也是实至名归了。

  感谢电影,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人物/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生活与电影的一线之隔
佳片推荐
一周看点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B09生活与电影的一线之隔 2013-06-02 2 2013年06月02日 星期日